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VIP免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7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7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_第3页
3/7
愚公移山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的大意。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课前延伸】一、相关知识:《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二、知识积累:1、字音仞()箕畚()孀()龀()匮()荷()2、词语(1)重点实词许彻惧负匮(2)通假字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甚矣,汝之不惠河曲智叟亡以应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无陇断焉(3)古今异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何苦而不平(4)一词多义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焉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而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如土石何()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5)词类活用现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吾与汝毕力平险聚室而谋3、重点句子翻译(1)甚矣,汝之不惠。(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4)河曲智叟无以应。4、作者简介列子,名,又称御寇,国人,前期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净无为。今本《列子》是东晋人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课中探究一、研读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后,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益处?②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移山任务的艰巨?③在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子孙、遗男、智叟他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④愚公认为山能移走的理由是什么?愚公智叟辨论的结果是什么?2、学生朗读并试背课文,讨论以下问题①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可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②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愚笨呢?那么,作者在人名前加上“愚”和“智”有何用意?③故事结尾,两座山还是靠神仙相助才移走的,有人认为,愚公到底还是无能的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提示: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④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二、延伸拓展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还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课后提升(一)基础知识1、《愚公移山》选自,这是一篇。2、给下列字注音:龀()匮()厝()孀()箕畚()()3、解释句中的字:⑴杂然相许(许:)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⑷帝感其诚(感:)⑸而山不加增(加:)⑹聚室而谋曰(聚室:)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5、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6、翻译下列句子。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二、同步解读1、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2、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3、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二是。4、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1、课外实践(一)薛谭学讴薛谭学讴于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16课 愚公移山导学案 苏教版-苏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