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殖民废墟上的重建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与能力1、说出《印巴分治方案》和克什米尔问题,知道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了解印度民族振兴的概况。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概况,说出“非洲独立年”的由来以及各国独立后在发展社会经济道路上的探索。3、简述古巴独立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过程与方法1、利用挂图,通过阅读资料等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2、列表归纳亚非拉代表国家在争取国家独立、捍卫主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的史实,提高归纳和表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亚非拉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全面崩溃,是20世纪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2、认识到亚非拉各国在独立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摆脱殖民统治,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印度独立运动和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史实。教学难点《印度独立法案》的实质和克什米尔问题的因果关系。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预设复备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一、复习13课(课件)二、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还记得第二次世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亚洲人民前仆后继、赢得国家独立,5学生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复习抢答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基础过关大战带来的后果吗?2导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巨浪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盘点,初步构建知识结构:非洲人民英勇抗争、使“黑暗大陆”初现曙光和拉丁美洲人民不屈不挠捍卫国家和民族主权的过程。结合学案的知识梳理,快速记忆基础知识,然后起立背诵。息(要求:边读书边标划重点,并记忆),然后快速反馈合作探究问题探究:15分钟一、翱翔的“蓝孔雀”(板书)1.提问:“蓝孔雀”指什么?2.依据课本《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让学生结合第一目小字内容在图上找出二战后独立的亚洲国家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并画上不同记号。3.提问:印度素有“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称,那么英国为什么同意印度独立?难道它就心甘情愿地放弃这颗宝石吗?依据课后材料阅读,解决英国把印度一分为二的目的何在?克什米尔问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坛执政的37年,为印度的国力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亚洲各国的独立运动彻底摧毁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那么非洲各国的独立情况又是如何呢?二、“黑暗大陆”现曙光(板书)1、“黑暗大陆”说明了什么?2、依据课本《二战后非洲国家独立进程图》①.北非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报出北非独立的国家。②.“非洲独立年”指哪一年,为何?找出这一年独立的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讨论答案,标画重点教师巡回指导阅读地图学生阅读思考归纳学生认识到独立后发展民族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是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家。③.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一个?有什么意义?④.按地理方位看,非洲独立运动的过程有什么特点?3、非洲独立运动的进程: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基本是由北向南发展的。4、讨论:非洲独立后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三、艰难发展中的拉丁美洲(板书)1、古巴的独立和发展。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并回答。2、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3、拉美各国经济上的联合。古巴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和拉美各国实行经济联合对你有什么启发?展示解疑1、印度的工人罢工、农民斗争和海军起义都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2、《印度独立法案》又称《印巴分治方案》或《蒙巴顿方案》,是1947年6月3日印度总督蒙巴顿为打破政治僵局和防止印度爆发革命而提出的。是英国统治阶级同代表印度资产阶其实,就是《印度独立法案》按印度居民宗教信仰原则划分造成的,克什米尔有500万人口,穆斯林占78%,印度教徒占20%,但多是上层统治者。印巴都力图使这一地区归属自己,造成两国武装冲突不断,且不时呈现升级态势。3、尼赫鲁家族在印度政坛执政的37年,为印度的国力强盛打下了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