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性质【学习目标】1.能用描点法画出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2.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掌握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性质.3.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学会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学习重点】掌握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方法,理解反比例函数y=(k<0)的性质.【学习难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解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回顾:1.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1,2),则它的函数表达式为y=,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3x的图象交于点A(1,m),则m=-3,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模块一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阅读教材P8~P9,完成下面的内容:画反比例函数图象只要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就可以了.反比例函数y=(k<0)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所以自变量x的值可以选取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对应数值,这样既可以简化计算,又便于描点.师生合作探究并归纳出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特征.归纳: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是由两支分别分布在第二、四象限的曲线组成,这两支曲线称为双曲线.【例1】画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解:(1)列表:x…-4-2-1-0.5…0.5124…y…0.5124…-4-2-1-0.5…(2)描点;(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各点,即可得到函数y=-的图象.知识模块二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性质学完知识模块一后,完成下面的填空: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并归纳出反比例函数y=(k<0)的性质.当k<0时,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y=-的图象关于x轴对称,从而当k<0时,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中两支曲线都与x轴、y轴不相交,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函数值随自变量取值的增大而增大.【例2】已知函数y=(m-2)x3-m2为反比例函数.(1)求m的值;(2)它的图象在第几象限内?在各象限内,随着x的增大y如何变化?(3)当-3≤x≤-时,求此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1)由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解得,m=-2.(2)因为k=-4<0,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因为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时,y最大值=-=8;当x=-3时,y最小值=-=.所以当-3≤x≤-时,此函数的最大值为8,最小值为.交流展示生成新知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知识模块二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与性质检测反馈达成目标1.当x>0时,函数y=-的图象在(A)A.第四象限B.第三象限C.第二象限D.第一象限2.若函数y=的图象在其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A)A.m<-2B.m<0C.m>-2D.m>03.已知A(-1,y1),B(2,y2)两点在双曲线y=上,且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D)A.m<0B.m>0C.m>-D.m<-4.已知反比例函数y=(k是常数,k≠0),在其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的值随着x的值的增大而增大,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__y=-(不唯一)__(只需写一个).5.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1)求这个函数的表达式;(2)若点A(-5,m)在图象上,则点A关于两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是否还在图象上?解:(1)设: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0).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1,-2),即当x=1时,y=-2.所以-2=,k=-2.∴y=-(2)点A(-5,m)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所以m=-=,点A的坐标为.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不在这个图象上;点A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在这个图象上.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