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鲁教版第8周2课时总第16课时课题第16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课型新授课备课组历史主备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实;能够正确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初步掌握识别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能够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识读“张骞通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示意图”;收集从西域传来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了解西域与中原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张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通过丝绸之路开通后东西方频繁经济文化交流的事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方法五步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你知道葡萄、核桃的原产地在哪儿吗?这些都和两汉时期一个叫“西域”的地方有关。那么西域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什么地方?古时候西域是什么样的?你知道“丝绸之路”吗?是谁打通了这样一条连接中西的交通要道?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1、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和以西,即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2、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时间目的结果意义第一次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张骞的使命未能完成张骞了解了西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与西域各国进行友好交往。张骞访问了西域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意义: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增多。3、西域都护:时间,职责,意义。4、丝绸之路:陆路:长安→今新疆地区→→。海路:以后,西汉商人开辟了丝绸之路,影响:5、班超经营西域:①时间,原因。②年,班超派出使大秦,到达了。③年,大秦访问东汉,意义。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匈奴是如何统治西域各国的?举例说明。2、西汉初年西汉政权与匈奴关系如何?(汉初被迫与匈奴采取和亲政策。)3、匈按控制西域对西汉有什么影响?(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为据点进攻西汉,使西汉边疆不得安宁。)4、西汉与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匈奴成为西域和西汉共同的威胁。)5、到了汉武帝时,情况发生了何变化?(汉武帝放弃和亲政策大败匈奴。)6、张骞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屈不挠、敢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7、张骞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突出贡献?(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沟通了西域各国与西汉的联系,促进了西域各国和西汉经济文化的交流;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一)基础达标选择题1、汉朝和西域往来日趋频繁始于()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后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后C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后D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之后2.张骞出使西域对世界最重要的贡献是()A解除了匈奴对西域各国的控制B带回了西域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C为开辟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D了解到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3.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C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4.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云贵地区②河套地区③西域地区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5.下列事件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班超经营西域③西域都护府设立④蒙恬出击匈奴A④①③②B①③②④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6.某同学到新疆旅游,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许多在当时出土的中原丝织品。他结合所学的知识推测出:大量丝织品从中原传入新疆最早始于()A秦始皇统治时期B汉高祖统治时期C汉武帝统治时期D光武帝统治时期填空题1.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阳关和玉门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西的地方,称为西域。2.汉武帝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于公元前138年出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