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备课资料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通过引导阅读本课中的有关资料,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原因,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比较,培养学生综合比较能力。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本课的主线是法国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教材共用两目来展示这一过程。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具有规模大、革命最彻底的特点,它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初步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而且还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思想;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环。依据“课标”的要求,教材弱化了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背景的理论分析,减化了大革命过程的繁琐叙述,使《人权宣言》颁布的背景、内容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在本目的地位更清晰。《人权宣言》是法国革命史上的重要文献,它体现了启蒙思想家提出的“自由”、“平等”的口号,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它又明确保障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理解《人权宣言》对于理解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及资产阶级的阶级性有很大帮助。掌握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对于其他资产阶级革命意义的学习有借鉴作用,也有助于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法国大革命高潮过后,拿破仑逐步上台,并建立帝国,他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一方面他保留了大革命时期的革命成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大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战争的形式把法国革命的成果推广到欧洲其他地区,使资本主义文明得以在欧洲传播,因此,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切齿痛恨,多次勾结反动力量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开战,企图阻止资本主义向欧洲大陆扩散。但后期拿破仑对外战争又变为军事侵略,因此要了解拿破仑,关键是正确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突破了这一点,一方面便于学生认识拿破仑在历史上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学生理解拿破仑帝国的性质,同时也便于学生正确分析拿破仑帝国败亡的主要原因。本课教学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打击了国内外敌人,稳定了法国的局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它的政策也存在负面作用,如使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恐怖政策”打击面太宽,处决的人太多,特别是危机过后用“恐怖政策”消除异己,这就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成为最终垮台的原因。而拿破仑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非常手段夺取政权,接着对内对外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的革命成果,但他后期的对外战争奴役、侵略欧洲人民,最终也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二、教法建议(一)“法国大革命”一目应抓住“原因”(背景)、“进程”、“意义”三个环节。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教材虽已弱化,但从历史事件的完整性以及了解革命领导阶级和主力军的角度考虑,必须讲清楚。这实际上也是理解全课的关键。革命的爆发实际上是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法国等级制度》《深受压迫的法国农民》两幅图得出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工匠、城市贫民、农民(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主力是人民群众)与封建地主阶级(教士、贵族)间矛盾激化的必然结果。投影:2.关于法国大革命的进程。应抓住如下几个重要环节(投影)讲“攻占巴士底狱”时,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插图,并提问“人民为什么攻占巴士底狱”?学生思考后,教师应讲清三点:一、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