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鲁教版VIP免费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鲁教版_第1页
1/6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鲁教版_第2页
2/6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鲁教版_第3页
3/6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鲁教版第2周2课时总第4课时课题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课型新授课备课组历史主备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重点难点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难点:分析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教学方法五步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同学们,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位唐朝杰出的皇帝,请说出他们分别是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很好,他们统治期间,中国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持续发展的盛世局面。他们的统治措施中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是什么?(善于用人)正确。那么,你们是否知道,隋唐时期的封建统治者通过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呢?(科举制度)不错。也许你们听说过科举制度,但它具体是怎么回事,读书人怎样才能适应它的要求,达到升官入仕的目的。哪一科最重要等等。知道这些的人可能不多,今天我们就专题学习这一内容。(板书课题)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一)隋朝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1)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的子弟中选拔。(2)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2.隋朝科举制诞生(1)隋文帝时:开始用地方法来选拔官员。(科举制诞生)(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科,按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诞生)3.作用(1)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做官。(2)选拔官吏的权力,从集中到。(二)唐朝科举制完善1.唐朝科举制的变化: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常设的科目很多,以、两科最重要。2.关键人物:、、。3.完善措施:(1)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扩充规模。(2)武则天:创和。(3)唐玄宗: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2)。(3)。(4)。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科举制的诞生和完善涉及到隋唐五位皇帝。为了更清楚地认识科举制,请完成下表。阶段关键人物主要贡献诞生(隋朝)完善(唐朝)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1.用科举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A.秦朝B.隋朝C.唐朝D.明朝2.进士科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科目,始于()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殿试开创于()A.隋炀帝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4.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A.唐玄宗时B.武则天时C.唐太宗时D.隋炀帝时5.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C.对皇帝的权力有一定抑制作用D.削弱了显贵的特权6.科举制被废除是在()A.唐朝末年B.明朝C.清初D.清朝末年7.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的皇帝是()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隋文帝8.“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句话反映的历史史实是()A.科举制B.科举考试中进士科难考C.科举考试以诗取士D.科举考试科目是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9.创立武举的皇帝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下列史实与科举制度演进有关,正确的顺序是()①创武举、殿试②开设进士科③采取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11.不属于科举制的影响的是()A.促进教育事业发展C.促进唐诗的繁荣B.促进文学艺术发展D.促进士族制度发展12.下面史实与唐太宗有关的是()。A.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B.首创武举和殿试C.始创进士科D.采取分科考试方法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材料二唐代有人写诗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鲁教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