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芜市高庄中心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华夏之祖鲁教版第2周1课时总第3课时课题第3课华夏之祖课型新授课备课组主备教师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解决问题方法等)1、基础知识目标:①学生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2、能力培养目标:①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②学生认识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意识。重点难点重点:①黄帝——“人文初祖”。难点:①尧舜禹“禅让”的含义。教学方法五步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尝试导入、引定目标(出示图片以及相关网页)2007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先生和他的夫人在河南参加了一个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而与他同时参加的,共有4万人之多。而近来又有一份报纸用了很大的篇幅,探讨寻根祭祖活动盛行,甚至上升到国家级别的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为什么祭拜黄帝陵那么受重视?我们华夏民族、炎黄子孙的根又在哪里呢?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就能找到答案。二、尝试预检、引导发现1:黄帝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尊称黄帝为-------,至今,海外华人华侨自豪地称自己为。2:依靠推举而产生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叫做----------。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建立者是-------。4:把下列各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黄帝发明文字仓颉治水有功,三过家门而不入嫘祖涿鹿之战禹发明养蚕缫丝5: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炎帝C:舜D:嫘祖6: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事件是。A:实行分封制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实行土地公有制D:实行宗法制7:下列各项与黄帝没有直接联系的事件是。A:涿鹿之战B: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D:因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8: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的建立者是。A:尧B:舜C:禹D:启三、尝试探究、引导解惑1.你对上述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出现文字,编出乐谱,等等,这是可信的。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个人的发明,就带有神话的色彩了。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会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2.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率领人民治水、能与群众同甘共苦,都很值得学习。四、尝试练习、引导提升作图讲解“原始社会的终结”漫长的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约公元前2070年)进入奴隶社会2、黄帝被尊称为我们的“”,是因在他领导下打败了东方的部落,还有许多发明在这时出现,为日后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人文初祖、蚩尤、华夏)3、尧舜禹时期,用“”的办法来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禅让)4、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时期。这样说的理由是:约年,禹建立朝,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禹、公元前2070、夏)5、你还听到过哪些有关黄帝、炎帝、尧、舜、禹的传说?给大家讲讲好吗?(略)五、尝试自结、引导拓展本课讲述了炎黄部落联盟形成以及“人文初祖”黄帝的传说,而在黄帝之后相继出现了三位部落联盟领袖——尧、舜、禹——都是通过禅让制成为领袖的。在公元前约2070年,禹建立夏朝,标志着我国原始社会的终结,奴隶社会开始了。随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被誉为华夏之祖的是A.黄帝B.蚩尤C.尧D.禹2.黄帝、炎帝大败蚩尤的战役地点即今天的A.北京B.河北涿鹿东南C.河南洛阳D.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