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3.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能对方案进行对比评价,选择操作性强、现象明显的方案进行操作.2.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实验设计能力.通过实验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重点】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培养实验设计能力.【难点】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教师准备】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镊子、胶头滴管(配小烧杯)、250mL烧杯(贴标签:硫酸铜溶液回收)、表面皿(贴标签:回收金属)、火柴、砂纸、废液缸等.铝片和铜片(金属片的规格为1.5cm长、1cm宽)、铁钉(或铁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学生准备】分组实验[试管、试管夹、酒精灯、坩埚钳、电池、小灯泡、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黄铜片(或白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导入一:【展示】(播放评书)首先出场的选手是钠,只见他刚刚接触氧气,立刻被氧化成了氧化钠.铝兄赶紧催马过来,没几个回合,也被氧化成了氧化铝.老铁也不含糊,立刻冲到阵前,与氧气大战二百回合,没能分出胜负.氧气计上心来,请火来帮忙,白铁立刻变成了黑黑的四氧化三铁.在这紧要关头,只听金大吼一声:“氧气,不要嚣张,咱俩比试比试!”在火的协助下,氧气虽然很厉害,但金仍然面不改色.由此,得出了“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钠、铁、铝三种金属遇到氧气,难保其命,而黄金面不改色,如果换成铜,铜的命运如何呢?导入二:【展示】用音乐贺卡自制测导电性笔测实验桌上金属的导电性.(如图)教师简述后提问:音乐贺卡自制的测导电性笔是由什么金属材料制成的呢?交流:铜、铝合金等.导入三:【展示】钢精锅的图片.一般所说的钢精锅是铝制品.还有的是不锈钢制品.铝片、铁片、铜片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和相同之处?【学生回答】根据已学知识进行回答.一、金属的物理性质思路一[过渡语](针对导入三)通过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可以探究和验证这些物理性质的不同和相同之处.过程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导语:金属在工业上分为有色金属和无色金属,其实金属都是有颜色的.按照实验的步骤,仔细观察金属的颜色和硬度有哪些特点:(1)观察并描述用砂纸打磨过的镁条、铝片、铁片、铜片的颜色和光泽.镁、铝、铁均为有金属光泽的银白色固体,铜为有金属光泽的紫红色固体.金属具有金属光泽,镁、铝、铁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2)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的硬度.铝片表面有划痕;铜片表面有划痕.铝的硬度比铜小;铜的硬度比黄铜(或白铜)小.合金的硬度与组成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黄铜片(或白铜片)的硬度.它的纯金属不同.(3)按下图分别换用不同金属片连接电路,关闭开关.电路中灯泡亮.金属具有导电性.【预设流程】(1)将电池、导线、小灯泡、开关连成电路,把铁片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若观察到小灯泡亮了,则证明金属有导电性.(2)将长铁片一端用酒精灯加热,手持另一端,若手感觉到热,证明金属有导热性.(3)手持铁片两端,将铁片中部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变红,两手向外拉铁片,若能把铁片拉长,证明金属有延展性.【注意事项】(1)电路接入铁片之前,开关要保持断开状态.(2)验证导热性时,铁片要足够长,当感觉到热时,立刻停止加热.(3)验证延展性时,两手要戴隔热手套,注意安全.思路二【导语】(针对导入二)音乐贺卡自制测导电性笔的制作离不开金属材料,根据实验步骤来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在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金属的硬度过程中注意安全,当音乐声响起来的时候,说明你对物理性质的探究已经成功.(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观察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镁、铝、铁是银白色的,铜是紫红色的金属都有金属光泽,大多数是银白色的(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铜片铝片铜片黄铜片硬度铜片>铝片黄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