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课程标准】知道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等著名文学作品。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影响,评价罗斯福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教学目标】通过阅读和理解《美国的悲剧》,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搜集、处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通过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正确、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通过对罗斯福及“新政”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及罗斯福新政的作用。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焦点访谈播放20秒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录像片段,大屏幕最后将画面定格在“施粥棚里的失业者”这一照片上。师:同学们,我背后的这张照片是在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的一个小小画面。这仅是在这场首先爆发于美国,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前所未有的危机中,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的广大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那么在这次危机中,劳动人民的命运如何?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危机对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这是大家关心的焦点,也是这节课的重点。我们课前派出三个“记者”小组,为我们追踪报道,下面就请看他们发回的报道。第一组:生1:我们小组负责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在调查中我们找到了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生2:(介绍小说的主要内容,并朗诵了一段小说原文)可是你,在非常急迫的时刻……不是可以表明这是一件意外?生3:德莱塞通过小说,以锐利的锋芒揭露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与一种文明的悲剧,批判了美国社会制度的弊端。生4:我这有一组材料: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攫取……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占国民收入的4%。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增长55%……相信大家不难看出材料反映的问题。生(观众):说明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尖锐,美国经济在发展的本身就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师:也就是说,生产力在发展,购买力在下降,不断增多的商品无法销出,造成生产与消费的脱节。根本原因还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第二组:生1:我们找到了“黑色星期四”的资料,纽约的股票市场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晴雨表。1929年10月19日股票价格大幅度下跌,到29日,大批股票涌到市场,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的疯狂交易以1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股票市场崩溃。生2:股票市场崩溃的连锁反应是很多人精神崩溃,上吊、煤气自杀、跳楼等事件比比皆是,并很快蔓延到其他各部门、各行业,美国经济进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这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导火线`。第三组:生1: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严重影响,这有一份调查报告:生产下降了40%,贸易总额减少三分之二。受害最深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失业工人超过3000万,他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不知大家能否解释,在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时,资本家却把牛奶成吨成吨地倒入臭水沟,把麦穗当煤烧,把大批牲畜屠宰埋掉……生(观众):这更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和罪恶,资本家宁可毁掉大量商品,也不给劳动人民。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保住商品的价格和市场,为了保住利润。师:非常感谢三组同学为我们带来的报道,让我们对这一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学们能不能根据报道的内容总结出这次危机的特点呢?根据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出特点:1.范围特别广;2.持续时间特别长;3.破坏性特别大。二、炉边谈话师: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无疑是一场空前的灾难。对经济的毁灭性打击,势必造成社会动荡,激化社会矛盾。有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度过经济危机呢?生(纷纷谈论自己的设想):统治者关心百姓;进行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等。师:看来同学们具有雄才大略,那么就来看看哪位同学的建议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师:经济危机使德、意、日走上法西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