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衰微、赫然”等双音节词和“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等成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臧克家、闻一多。3.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能力目标1.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深层体味闻一多先生的思想品格。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语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3.赏析文章的语言美,通过仿写练习,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德育目标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实质。2.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组材恰当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叙述中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2.理解文中的关键语句。●教学方法1.文献法。学生从图书馆或网上自主查阅并整理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背景材料,课上共同交流,创设自主合作的教学氛围。2.朗读法。文章善于使用成语、仿成语结构,结构整齐,节奏感强;成对的句子也较多,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运用诗化的语言,精练生动,有气势。借助于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更好地表情达意。教师宜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本文,以领悟文意,接受美的熏陶。3.研讨探究法。4.语感品读法。5.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诗歌朗诵带、“七子之歌”歌带、闻一多先生画像闻一多先生名言。●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资料汇总,增强感性认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把握闻先生的主要事略,并作自由演讲,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思读课文,深层探究,突出重点,理解文章选材精当、结构精致的特点。[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教师播放“七子之歌”歌曲或《红烛》诗歌朗诵带。这首歌(诗歌)的作者是闻一多先生。他是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之中一位杰出的人物,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首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他横眉冷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满腔热血化为驱散黑暗的晨曦,他将永远屹立在历史的潮头。今天,让我们走进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了解他的精神品质。设计(二):多媒体显示“闻一多画像”。(也可参考课本前彩图插页)同学们,眼前这位人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清瘦、历史沧桑、目光坚定神情刚毅、目光深邃、饱学诗书、疾恶如仇……)你们猜猜他是谁?(从背景烛光、红焰看)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主战士闻一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设计(三):说话、做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的人先说后做,有的人只说不做,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常人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让我们在《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寻找答案。设计(四):多媒体播放有关闻一多的电视电影录像或光盘。闻一多先生敢于无畏地面对邪恶势力,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行为,谱写了一曲中华民族新的正气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虔诚地献上我们的敬仰之情,为我们心中可敬的人。设计(五):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艺术家……但有一位备受世人瞩目,他既是热情澎湃的诗人,卓越的学者,同时也是一位大勇的革命烈士,他就是闻一多先生。(多媒体显示闻一多先生画像或雕塑)二、资料读演,资源共享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图片交付老师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朗读或投影显示。学生共同交流,互动互学。教师也可酌情提供相关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关于闻一多闻一多先生,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五四运动时,闻一多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就参加了学生运动。他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