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懂得承担责任会得到回报,但同时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懂得有些责任即使不是自愿选择的,也应尽力承担好;2、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能够正确评估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作出最合理的选择,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对那些为自己、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人心怀感激之情;有足够的勇气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相应的责任: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关于责任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责任的两层含义:“应该”和“不应该”做的事情。)2、关于责任的来源。(举例说明。强调许多责任不只有一个来源。)3、履行责任的代价、回报和冲突。(应通过讨论、列举等形式来解决层次和角度问题,并获得某些经验和技巧)三、教学方法本课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课堂讨论、教师讲解为主。六、课时安排:本课计划用二课时授完七、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板书设计:责任的含义我的角色我的责任责任的来源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和尽到自己责任的重要性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在对我负责负责的表现,不负责的后果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导入新课(1)情境导入:材料:P3这件事虽小,却反映了人生的一些基本问题:应该由谁来决定做哪一件事?为什么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决定负责?如果我们不负责任,结果会怎样?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这些问题。(2)板书框题:第一框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二、讲授新课1、我的角色我的责任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4页材料)议一议:①这个孩子应该赔钱给店主吗?②爸爸应该为孩子支付赔款吗?③你赞成爸爸的决定吗?探究讨论:①爸爸为什么说:“那么你应当赔偿。”?②为什么“爸爸”说:“我替你付,但你将来参加工作以后必须还给我。”?(问题设置意图:应到学生懂得这事孩子和爸爸的责任,然后引出问题:什么是责任?)(1)什么是责任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5页材料)该做于不该做的事(大屏幕显示)应该做的事不应该做的事(通过学生填写表格内容,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责任。)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和不应该做的某些事。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5页材料二)讨论: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哪些人?什么责任?上级领导现场指挥的责任消防队员救火的责任部队战士寻找被困在废墟中的人的责任医生做手术救助伤员的责任民政部门运送救援物资,组织社会募捐的责任中学生把零用钱捐出去献爱心的责任(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2)责任的来源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每个人都因不同的社会身分而负有不同的责任。因此,我们说: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承诺表现生活的方方面面。责任的来源:①对他人的承诺②分配的任务③上级的任命④职业的要求⑤法律规定⑥传统习俗⑦公民身份⑧道德原则…………..(3)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情境活动四:(见教材P6页材料)想一想:下面这些责任来自有哪里?⊙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个责任来自⊙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教师讲述:父母亲的责任是抚养教育子女。这个责任来自于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父母亲学生的主要责任是认真学习。这个责任来自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学生;警察的责任是依法执行公务。这个责任来自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警察;医生的主要责任是治病救人。这个责任来自于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医生。也就是说,不同的角色要承担不同的责任。(板书)教师讲述: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