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童年的朋友教学目标1、感受外祖母独特的人格魅力以及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2、品读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体会文章中生动、新奇的比喻。教学重点及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在人物外貌描写、神态描写等方面的精彩之处。2、品析人物描写,重点一是写人物时细致传神的词语的运用,二是新鲜奇妙的比喻的运用。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导学(一)学生自己搜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下列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惩()罚dōu()着马zōng()xī()盖发liǔ()zhòu()纹诅咒()脸颊()胸脯()咕哝()颤动()2、填空。《童年的朋友》选自,作者是(国籍)作家,他的自传体三部曲是、和。3、在“我”的眼里外祖母是怎样的一个人?4、找出文章中描写外祖母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体会这些描写的独到之处。二、学习•研讨(一)导入新课: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缕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知心话你只愿意和朋友讲,烦心事也只愿意说给朋友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的朋友》这一课,认识一下高尔基心目中最敬佩、热爱的童年朋友——外祖母。(二)介绍作者,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2、介绍《童年》3、了解“外祖母”的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最有诗意、最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之一。4、检查字词学习(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1、跳读课文,将预习时所找的有关人物描写的语句,与同学讨论交流,互相研讨,说说你的感受。头发:她的头发多得出奇,密密地盖着两肩、胸脯、两膝,一直垂到地上,乌黑乌黑的,泛着蓝光。(描写非常细致,突出她的头发“多”“密”“长”“黑”“厚”的特点)。眼睛:A黑眼珠儿闪烁着气愤的光芒B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C通过她的眼睛,从她的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这些句子形象地表现了外祖母丰富的情感世界和乐观坚毅的个性)。声音:A那样温暖而柔和的腔调。B外祖母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比喻又新鲜又奇妙,外祖母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对我的爱,在我的心目中,外祖母的每句话都像歌声那样动听,并且永远刻在我的心上)。笑容: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写出了外祖母开朗的性格,年轻、明朗的心态。饱含了热爱之情)。动作:她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举动却像一只大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个可爱的动物。(腰成了驼背,表明了外婆所承担的繁重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把外祖母比做猫,调皮中写出了外祖母的勤劳能干,也表明了我和外祖母的朋友关系。)2、合作研讨:文章中哪些地方最能显示出“我”与外祖母之间朋友式的关系?明确:应是祖孙俩的对话一部分。祖孙俩的对话有三层意思,一是关于外祖母头发,二是关于“我”睡觉的事,三是“我”打破牛奶瓶的事。尽管外祖母并不顺心,但她对“我”孩子气的提问表现得还是那么温柔。关于睡觉的一层则表现了外祖母对“我”轻松的、和蔼的、平等的关心,而“小声点说”则是怕母亲知道这件事责备“我”,关于牛奶瓶的事既写出对“我”的关心,有写出我们之间朋友式的关系。3、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小节,并欣赏品味。理解形象的比喻:外祖母的爱,把“我”的心灵从黑暗中带到了“光明的地方”,外祖母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三个修饰语:外祖母在“我”生活中极为重要、极为特殊的位置。一句深情的总结:外祖母对生活的爱,对“我”无私的爱,她乐观的精神、坚毅性格,使“我”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使“我”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四)探究思考,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