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情趣与兴趣【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的不同作用;区别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2.能力目标能够对一些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区分和判断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追求高雅情趣,鄙视庸俗趣味。【教学重难点】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的不同作用;区别高雅的生活情趣和低级、庸俗的生活情趣。【教学方法】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导入新课】方法一:感受音乐的魅力。播放音频:阿拉木汗学生聆听。教师提问:培养音乐的生活情趣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音乐可以使身心放松,可以陶冶情操,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生活品味,也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化和视野,促进自身的学习,等等。方法二:(备选)出示图片:摄影欣赏学生观看。教师提问:看了以上的摄影作品,请同学们谈一谈感受,培养摄影的生活情趣可以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积极影响?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可以增强我们的观察能力,提高我们对人、对事、对物的敏感性,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和生活品味,也可以拓展相关的文化和视野,促进自身的学习,等等。【新课教学】情趣的雅与俗(板书)第一环节:连连看请同学们把各种生活情趣对应的积极作用连起来(课前准备小黑板)。爱写作增强食欲爱书法思维敏捷爱下棋丰富想象爱音乐延长寿命爱养花陶冶性情爱赏鱼调节血压(“爱写作”连“丰富想象”;“爱书法”连“延长寿命”;“爱下棋”连“思维敏捷”;“爱音乐”连“增强食欲”;“爱养花”连“陶冶性情”;“爱赏鱼”连“调节血压”)提问:你还知道哪些生活情趣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学生畅谈。请同学们把下列人物和他们的生活情趣连起来。毛泽东拉小提琴爱因斯坦打桥牌邓小平游泳马克思做数学题(“毛泽东”连“游泳”;“爱因斯坦”连“拉小提琴”;“邓小平”连“打桥牌”;“马克思”连“做数学题”)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生活情趣,对他们的生活和事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教师补充说明:说一说教师本人的生活情趣,并说明它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教师过渡: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我们说了这么多美好的生活情趣,那么是不是人们的所有兴趣爱好都能对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呢?第二环节:雅俗大家谈方法一:播放动画:文明看足球教师引导:踢足球和看足球,本来是属于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但如果像动画中的那些人这样看足球,这个高雅的生活情趣是不是有些变味了呢?它给你带来哪些启示?学生回答(略)。生活中处处有情趣,但生活情趣并不都是健康的,也有一些庸俗的生活情趣,需要我们在生活中能够正确把握自己的生活情趣。教师出示系列案例:案例一:丽丽热衷于化妆打扮,追求时尚。她很喜欢穿一些奇装异服,有时甚至打扮得不像中学生的样子。为此,她几次受到学校的批评。由于她把心思都花费在穿着打扮上影响了学习成绩,还有一些社会上的人总爱找她麻烦。案例二:塘沽某中学初三学生写到:我磨着爸妈买了台电脑,利用放假时上网去玩,而且还是背着爸妈偷偷玩。我在游戏里有自己的“老公”,我们俩的职业都是“道士”,我和我的“老公”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感情基础比较深厚,所以没有第三者,级别也旗鼓相当,每次玩游戏时,我们都是在一起升级和生活的。我之所以喜欢这个游戏是觉得它挺浪漫的,虽然我现在还小,但还是挺向往网络游戏里这种生活方式的。提问:“爱打扮”和“沉迷于网络游戏”反映出这两个同学怎样的心理?对未成年人产生怎样的不良影响?学生回答(略)。提问:前面提到的生活情趣和这里提到的“兴趣爱好”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略)。教师小结:前面的生活情趣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后面提到的“爱打扮”“沉迷于网络游戏”,只是满足眼前暂时快乐不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也不符合科学生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