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女初长成》著名女作家程乃珊的这篇《我家有女初长成》,写的是自己逐渐长大、成熟的女儿,事情很简单,写得却很精致。小时候,女儿曾一度让自己失望,她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那种淑女,不愿看书,不愿弹钢琴,作文不及格还振振有词,还有绘声绘色的“女儿经”。但是,不知不觉中,自己的女儿长大了,她写的信生动有形,她已经能弹出很好的曲子,而且读书范围之广已令“我”刮目相看。更重要的是“女儿成了我的朋友”。关于作者程乃珊,女,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桐乡县。曾祖父是乡下的蚕农。祖父16岁卷着铺盖从乡下到上海谋生,到程乃珊出生之时,已成为上海金融界颇有地位的人物。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回上海。父母亲都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对她影响很深。程乃珊1964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教育学院英语班,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10余年。1983年6月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后从事专业创作。1990年赴香港定居。程乃珊从小在上海、香港长大,既有对上层工商、金融界生活的丰富感受,又经历过“文革”10年的变故和磨炼,同时,长期在平民区教书的经历和体验,又使她能够用另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所在的那个圈子,这一切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她的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天鹅之死》。1984年,她的中篇小说《蓝屋》获得首届“钟山”文学奖。后来她的作品曾先后结集为《丁香别墅》(中、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女儿经》(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6年出版)等。程乃珊的小说取材于她所熟悉的生活领域,善于通过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折射出上海滩上的人情风俗和社会心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一.字1.给下列红字注音。稚拙淑女心有灵犀一点通魅力娴熟振振有词包涵2.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区分形似字二.词1.解释下列词语才华出众: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艺方面)高出于众人。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也叫振振有辞。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有条不紊:有条理,有次序,一点不乱。2.积累才华出众天生丽质面目全非大言不惭七窍生烟振振有词绘声绘色心有灵犀一点通声情并茂圣诞派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课文分析本文记述了作者亲历女儿成长,转变教育子女理念的过程,引发读者深刻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和教育子女”。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10自然段):写“我”对女儿失望的原因。第二部分(11-14自然段):写“我”去港的三四年中,“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的几件事。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议论作结:“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全文记叙了“女儿”的并不连贯的一些平凡小事,但都体现了作者对“女儿”的观察视角的选择,贯穿着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及对教育女儿的思虑――叙事于情、于理之中。叙事没有矫饰,没有夸张,是在琐事中、在真实的生活中,让读者去感受一位“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去感受一位“母亲”教育“女儿”的过程,使读者与作者同声相应。这是本文叙事的妙处。思考:1.作者的女儿有哪些特点?有属于少年人的纯洁、坦荡、率真。2.作者说“我一度对女儿很失望”,为什么?后来她觉得女儿“一下子长大了”,“长大了”有哪些表现呢?作者通过女儿的成长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因为她不是作者理想中的淑女,没有按作者所设计的道路走下去。没有人强迫,反而看书了,爱弹钢琴了,写的东西也令人满意了。不要早早地为自己的子女设计他应该走的路,应该让他自由成长,只要生命是健康的又是向上的,就是美好的。3.找出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和看法。“生命,是无法定制和预先设计的,只要生命是健康又向上的,就是美的。深入探求:根据上下文,推断加红词语在句子当中的含义。1.女儿的文章其实很稚拙。(很嫩,很朴拙,不像大家的文章。)2.如果有什么长处,那就是本色,如同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