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习目标】1.经历通过实验获得数据,然后根据数据建立反比例函数模型的一般过程,体会建模思想.2.会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图象以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学习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用反比例函数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什么是反比例函数?它的图象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2.小明家离学校3600m,他骑自行车的速度x(m/min)与时间y(min)之间的关系式是y=,若他每分钟骑450m,需8min到达学校.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12例1,思考:1.如何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得函数解析式.2.储存室的深度与什么有关?【合作探究】某玻璃器皿公司要挑选一种容积为1L(1L=1dm3)的圆锥形漏斗.(1)漏斗口的面积S与漏斗的深d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m2,则漏斗的深为多少?解:(1)S=(d>0);(2)d=3dm.【自主探究】自学教材P13例2.【合作探究】市政府计划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106m3,某运输公司承办了这项工程运送土石方的任务.(1)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V(单位:m3/天)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这个运输公司共有100辆卡车,每天一共可运送土石方104m3,则公司完成全部运输任务需要多长时间?解:(1)V=(t>0);(2)t===102=100(天).答:公司完成全部运输任务需要100天.练习:如图所示是某一蓄水池每1h的排水量V(m3/h)与排完水池中的水所用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1)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此蓄水池的蓄水量;(2)写出此函数的函数关系式;(3)若要6h排完水池的水,那么每1h的排水量应该是多少?(4)如果每1h排水量是5m3,那么水池中的水将用多长时间排完?解:(1)48m3;(2)V=(t>0);(3)8m3;(4)9.6h.交流展示生成新知【交流预展】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展示提升】知识模块一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施工问题知识模块二利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工效问题检测反馈达成目标【当堂检测】1.(宜昌中考)如图,市煤气公司计划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则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d(单位:m)的函数图象大致是(A),A),B),C),D)2.(2016·菏泽中考)如图,△OAC和△BA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O=∠ADB=90°,反比例函数y=在第一象限的图象经过点B,则△OAC与△BAD的面积之差S△OAC-S△BAD为(D)A.36B.12C.6D.33.已知某微波炉的使用寿命大约是2×104h,则这个微波炉使用的天数W(天)与平均每天使用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W=,如果每天使用微波炉4h,那么这个微波炉大约可使用14年.【课后检测】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1.这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