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课文赏析: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它像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读这篇文章的历程,是人的心灵随着作者优美的文字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美的旅行。●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2、在感受美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并把它移植到写作中。[设计思路]以读带写,在作品中美的启发下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课中活动]读中寻找美,写中表现美。[教学设计]一、导入罗丹说曾经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美的身影。它也许是人与人之间真情的一次流露;它也许是不经意间闯入你视线的一处风景;它也许是久久寻觅的人生的真知灼见;它也许是前人留下的笔墨痕迹……只要你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它的倩影。今天,老师和你们一起,在莫怀戚的《散步》中踏上寻美之旅。(板书:踏上寻美之旅)二、读中寻美,说中悟美(一)默读,寻“手法美”(板书)1、默读全文,说说对全文内容的理解:归纳小结:本文借一家四口散步的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图景。事情虽简单,却写得一波三折,在波谷与波峰上折射出亲情、人性的亮丽之光。在文中既有亲情之美,人物的行为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文末的抒情句还含蓄地点示了作为人所肩负的重大责任感和使命感。2、这篇散文为了表现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作者有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生活中极普通的事情——散步来写,这是一种什么手法?归纳:这种表现手法是——以小见大。(二)细读,寻“人情美”(板书)1、找出文中让你最感动的细节、句子,小声地细读这些语句,要求读出你感受到的人性之美与人情之深。2、请同学示范朗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提示⑴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朗读的感情基调:欢愉而深沉。⑵欢愉时语速快,深沉时语速慢。⑶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我”——善良孝顺、关爱母亲(劝母亲散步、决定走大路、背母亲)。妻子——温柔贤惠(在外面听我的)。儿子——活泼听话,聪明伶俐。我母亲——老迈、顺从、善解人意、慈爱亲切、爱护小辈。⑷注意文中停顿和重音的处理。(三)选读,寻“诗意美”(板书)1、找出文中写景的语句。2、男、女生各读一段,再交叉评析。评:第一处是对南方初春田野的描写:“大块小块的新绿”“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新绿”、“嫩芽”、“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的礼赞。评:第二处描写母亲所望到的小路远处景物: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水波粼粼的鱼塘。这些都写出春的气息,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小结:文中两处对初春的描写,在全文中起到衬托的作用,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这轻描淡写中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四)品读,寻“语言美”(板书)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圈点批注法画出文中大家认为最精美的语句,并以旁批的形式分析其美在哪里。2、请选派代表以“我们欣赏的美句是:__________,它有一种______________之美”的句式展示各小组的寻美成果。1)有一种情趣昂然之美:——“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2)有一种含义丰富之美:——“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3)有一种句式对称整饬之美:——“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句子语意对举与反衬,于平实中见灵气,在浅易中见哲理,韵味无穷。运用顶真辞格,琅琅上口,富有韵感。三、美中寻法,写中现美1、学“以小见大”的手法,从生活中选取与亲情有关的真实、具体的小事,从中感受人间真情,感悟世间真理。然后用下列句式写一段话:句式:亲情是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