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冰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其人,感受冰心的人格魅力。2、感受作者对冰心老人的敬佩、爱戴与眷念。3、感受作者由冰心老人而感动,而焕发民族的骄傲与期待。4、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激发学生对冰心对中华民族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冰心是怎样的人,感受其人格魅力。教学难点:对“冰心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文艺生活里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的理解。【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冰心这些短小的作品,经过了七十多年的岁月,仍然像小花初开时一样新鲜活泼,水灵灵地喜人,光灿灿地耀眼。冰心老人虽然去了,但我们依然想念她。二、了解作者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这时期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在伊犁》系列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并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三、整体感知1、注音兴xīng奋数shǔ典忘祖忍俊不禁jīn臧zāng否pǐ2、解释词语数典忘祖:比喻忘本,忘记事物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忍俊不禁:忍不住发笑。忍俊,含笑。不禁,不能自制。鄙俗:粗俗;庸俗。臧否:褒贬;评论。超拔:高出一般;出众。3、完整地说明我不能忘怀冰心的原因:1)、“想念:的意思是对景仰的人不能忘怀,所以在说完所有原因后应加一句:使我很景仰她。2)、按照老师规定的方式回答格式一:我之所以对景仰的冰心不能忘怀,是因为……,……,特别是……格式二:因为……,因为……,特别是因为……,所以我至今不能忘怀冰心。四、课文研析1、“想念”是什么意思?答:表示对景仰的人、离别的人或环境不能忘怀之情,尤其它还含有希望见到的意思。2、作者因何而“想念”冰心?第一,因为冰心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课文开篇便写“我的父辈已经是她的读者了”“父母看到冰心作品时眼睛里放射出来的兴奋的光芒”,可见父辈对冰心作品的无限喜爱。第二,因为冰心有忧国忧民之心。这是少年时的作者从冰心作品里深刻感受到的。第三,因为冰心的博学与才华。青年时作者读过冰心的译作,便由衷佩服她的博学与才华。第四,因为冰心的清楚、分明、超拔与幽默。1.她是一个最最本色的中华小老太太,身上没有一点“洋气儿”,她反感假洋鬼子。2.她关心国家大事,知道自己适合做一些什么,不清谈。3.冰心是非分明,有四两拨千斤的评论能力。她的话令人忍俊不禁,她自己也会禁不住得意地大笑。她表现出的超凡的慧敏与幽默,都给人留下了必可磨灭的印象。4.她乐于自嘲,她称自己是“坐以待币”“五不怕”风趣自然,表现出超凡的练达与脱俗。第五,因为冰心对国忠信。她拿出自己的不多的稿费积存捐赠给灾区人民,她用自己的钱办散文评奖。发展民族的文学创作事业。第六,冰心待人以诚。在病中还满足一切记者的采访。以上都是感性的,直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