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析:八年级上册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知识纵览高屋建瓴】【攻坚克难学海导航】1.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是本课的重点一提起网络,我们就会想到网络会影响学习,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这种看法只是注重了对网络的负面作用,缺乏对网络的全面认识。我们在学习时,可先调查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网络或信息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通过实实在在的事例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结合反面事例提醒在网络交往中要学会自我保护与遵守网络规则。这样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引导,保持必要的警惕,增强自制力,将网络作为工具,为我所用就能享受健康而愉悦的网络交往了。2.克服网络成瘾,是本课的难点首先,要重视网络成因问题。在学生上网前就向学生传播有关上网可能导致心理障碍的信息,以及防止心理障碍产生的方法,使学生尽量避免上瘾。其次,在学习时可多结合现实生活中网络成因的事例,分析原因及危害,从中找到戒除的措施。第三,对已患上上网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矫治。如适当控制上网时间,要求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不要忽视与学生、家长、教师的人际交往;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引导家长正确指导孩子上网等。【命题预测把握方向】本课内容涉及对互联网的认识以及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因为与其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在考试时多有涉及。可通过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和人们的使用情况来考查网络对人们的积极作用;也可通过生活中网络成瘾或在网络交往中上当受骗的事例,考查对网络两面性等知识。而考查形式多以漫画、典型案例的为载体,分析网瘾的危害、解决对策。【关注社会链接热点】1.据悉,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当日发布《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普及率达到19.1%,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根据CNNIC统计显示,我国网民中接入宽带比例为84.7%,宽带网民数已达到2.14亿人,宽带网民规模为世界第一。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影响巨大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媒体。2.广东拟制定条例严禁青少年沉迷网游:2008年7月24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内务司法委员会来到深圳,就《广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展开立法调研。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网络,成为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重要内容。规定包括: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引导和监督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防止沉迷网络和电子游戏;学校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置营业性网吧;未经监护人同意,未成年人不得擅自约见网友等。对于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责任,或者网吧营业者违反规定的,条例列明了处罚措施。【回眸中考总结提升】1.(2008·广东)当你上网见到类似“点击这里,轻松赚取100万”、“加入XXX,一个月赚30万”、“只付10元,营利10万”之类的诱人广告时,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是()A.信息无价,机会难得,要及时抓机遇B.要冷静分析上述信息.区分真伪,以免上当受骗C.看到这些信息时,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D.大胆尝试,积极合作,也许能赚到钱参考答案:B。点拨:题目考查如何面多网络信息。可采用推论法,从网络信息的两面性,考虑到每种行为可能的结果,学会辨别觉察。2.(2008·武汉)据调查,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达到2.1亿,中学生上网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于中学生上网这一现象,正确的态度是()A.拒绝上网,因为网上不良诱惑太多B.学会健康上网、文明上网C.上网越多越好,因为可以获取信息,开阔视野参考答案:B。点拨:题目考查如何看待上网,A项拒绝网络和C项沉溺网络是两个极端,或只看危害,或只看好处,都是不可取的。3.(2008·南京)中学生小燕在网上将自己的真实信息告诉了网友,结果导致家里被窃。这说明()A.网络世界中不能讲诚信B.小燕防范侵害的意识淡薄C.网络世界不适合中学生D.小燕智商不高容易上当受骗参考答案:B。点拨:题目考查中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在网络交往中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将个人资料轻易泄漏,而小燕家中失窃原因,就在其防范意识淡薄,故选B。4.(2008·湘潭)成长的道路,崎岖坎坷。八年级时,因一时沉溺于网络游戏,导致生物、地理会考失利,小方茫然了。此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