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复习提纲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内容(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发表时间、作者: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发表。内容: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作,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2.根本原因、性质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经济与南方种植园经济在奴隶制存废问题上的矛盾。性质: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3.领导人——林肯简介:美国第16任总统,南北战争北方的领导人。1861年他就任总统,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叛乱的借口。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林肯被拥护奴隶制的狂热分子刺杀。评价:林肯,美国内战时期的总统,领导了南北战争,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重大贡献。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来看,林肯政府扫除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障碍——奴隶制,为美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4.重要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背景:内战初期,北方军队一再失利,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他们要求政府采取更有力的措施。目的:使北方可获得雄厚的兵源,战争后为北方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时间: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内容: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影响(作用):宣言的发表,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广大黑人欢庆解放,跳跃报名参军,北方军队因此获得雄厚的兵源,扭转了战争形势。5.南北战争的影响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6.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目的: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利益。性质: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局限: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7.日本明治维新(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改变日本的落后面貌,巩固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步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对外政策的变化:明治维新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维新时,实行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维新后,实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比较日本历史上的两次改革:实施学习性质内容影响给人们的启示者对象大化改革孝德天皇中国隋唐封建制改革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要实行开放,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明治维新明治天皇欧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使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