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1人生难免有挫折》一、本节在教材中地位1.对应的课标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2.教材分析《人生难免有挫折》是人教版思品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中的第一框的内容。本框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是上述两个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和“做自立自强的人”的逻辑发展。学生通过上两个单元的学习,渴望做一个自尊自信和自立自强的人。但是,当他们迈步去做的时候,挫折和困难是他们必须正确对待的问题,而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具备坚强的意志。所以,这个单元是解决前两个单元,甚至上册书中的行为实践问题,同时也为下面各单元中的知识学习和行为实践作了有力的准备。本框题共分两目:第一目“挫折与人生相伴”,先通俗地讲解挫折的含义,然后从分析人生难免有挫折入手,阐述了挫折难以避免在于“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如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等),从中得出:挫折与人生相伴,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第二目:不同的态度,不同的结果,分析了面对困难和挫折有三种人生态度,这三种人生态度会导致三种不同的人生结果,引导学生要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本框题既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学习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的基础。学习本框题,对于提高学生思想、心理素养,增强战胜挫折的能力,奠定科学人生观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现在还处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型期,他们大多数都是父母的“掌中宝”,从没受过什么大的委屈或挫折。但在人生的征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特别是在初中时期,学习压力增大,学生一时适应不过来,有些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产生了不良后果。所以,在本课的教学当中,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授课,让学生自己举例,激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体悟到挫折是普遍存在的,挫折是难免的,从而能直面挫折。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悟到人生难免有挫折,要在挫折中奋进,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2知识和技能:了解挫折的含义,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以及挫折与人生的关系3过程和方法:通过活动交流,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凡人、名人遇到的挫折,让他们体验到挫折是难免的,要直面挫折。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挫折,并选择坚强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造成挫折的原因。五、教法挫折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如何准确理解挫折的含义,仅仅通过事例的讲解是不够的,需要引发学生曾经有过的经验。例如,本课在讲解了挫折的含义之后,需要学生通过回忆曾经遇到的挫折而产生的种种心理反应,如紧张、消极、烦躁、伤心、气愤等,去达到对挫折的理解,然后,根据学生遇到的挫折的内容,和相应的心理反应,进一步明确挫折的含义,最后,再利用学生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时的自己所做的选择,去理解把握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总之,引发学生曾经有过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学好这一课据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法为“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教师引导为辅助、以师生互动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创造性思维培养法、直观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学生自我展示等教学方法。六、学法: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文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班级讨论式学习法班级分享式学习法、情境活动式学习法。旨在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七、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有效的教学任务,我以挫折为主线设计了八个活动。互动一:播放学生都比较喜欢的关于坚强的歌曲《隐形的翅膀》来渲染气氛,让学生说一说我们在节日时给亲朋好友的祝福。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导入新课。互动二:感受挫折,通过课件展示佳佳的烦恼,让学生感受挫折以及遇到挫折后的心理反应,从而为解释挫折做铺垫。互动三:解释挫折,通过对佳佳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