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氯中毒急救措施 VIP免费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氯中毒急救措施 _第1页
1/2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氯中毒急救措施 _第2页
2/2
氯中毒急救措施氯品名氯;Chlorine;CAS:7782-50-5理化性质黄绿色气体,有窒息性气味。分子式Cl2。分子量70.91。相对密度1.47(0℃,369.77kPa)。熔点-101℃。沸点-34.5℃。蒸气密度2.49。蒸气压506.62kPa(5atm,10.3℃)。溶于水和易溶于碱液。遇水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新生态氯、氧和氯酸。氯与一氧化碳在高热条件下,可生成光气。本品不燃,但可助燃。在日光下与易燃气体混合时会发生燃烧爆炸。与许多物质反应引起燃烧和爆炸。侵入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侵入,损害上呼吸道;空气中氯浓度较高时也侵入深部呼吸道。毒理学简介人吸入LCLo:500ppm/5M。大鼠吸入LC50:293ppm/1H。小鼠吸入LC50:137ppm/1H。氯气吸入后,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导致相应的病变,部分氯气又可由呼吸道呼出。人体对氯的嗅阈为0.06mg/m;90mg/m,可致剧咳;120~180mg/m,30~60min可引起中毒性肺炎和肺水肿;300mg/m时,可造成致命损害;3000mg/m时,危及生命;高达30000mg/m时,一般滤过性防毒面具也无保护作用。中毒机理:氯气吸入后与粘膜和呼吸道的水作用形成氯化氢和新生态氧。氯化氢可使上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和坏死;新生态氧对组织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并可形成具细胞原浆毒作用的臭氧。氯浓度过高或接触时间较久,常可致深部呼吸道病变,使细支气管及肺泡受损,发生细支气管炎、肺炎及中毒性肺水肿。由于刺激作用使局部平滑肌痉挛而加剧通气障碍,加重缺氧状态;高浓度氯吸入后,还可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的心跳停止。临床表现急性中毒:主要为呼吸系统损害的表现。a.起病及病情变化一般均较迅速。b.可发生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或肺水肿,表现为咽痛、呛咳、咯少量痰、气急、胸闷或咯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肺部可无明显阳性体征或有干、湿性罗音。有时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c.重症者尚可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有进行性呼吸频速和窘迫、心动过速,顽固性低氧血症,用一般氧疗无效。d.可伴有头晕、头痛、烦燥、嗜睡,严重者可陷入昏迷状态。e.少数患者有哮喘样发作,出现喘息,肺部有哮喘音。f.极高浓度时可引起声门痉挛或水肿、支气管痉挛或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而致迅速窒息死亡。g.并发症主要有肺部继发感染、心肌损害及气胸、纵隔气肿等。h.X线检查:可无异常,或有两侧肺纹理增强、点状或片状边界模糊阴影或云雾状、蝶翼状阴影。i.血气分析:病情较重者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j.心电图检查:中毒后由于缺氧、肺动脉高压以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等,可导致心肌损害及心律失常。眼损害:氯可引起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眼灼伤。皮肤损害:液氯或高浓度氯气可引起皮肤暴露部位急性皮炎或灼伤。处理吸入气体者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安静及保暖。眼或皮肤接触液氯时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后有症状者至少观察12小时,对症处理。吸入量较多者应卧床休息,吸氧,给舒喘灵气雾剂、喘乐宁(Ventolin)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等雾化吸入。急性中毒时需合理氧疗;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肺水肿及继发感染,参见&1391200的其他对症处理。眼及皮肤灼伤按酸灼伤处理,参见&1391200#和&1391200#标准车间空气卫生标准:中国MAC1mg/m;美国ACGIHTLV-STEL2.9mg/m3(1ppm);TLV-TWA1.5mg/m3(0.5ppm)中国职业病诊断国家标准:职业性急性氯气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4866-85。危规:GB2.3类23002(液化的)。原铁规:剧毒气体,31001。UNNO.1017。IMDGCODE2028页,2类。副危险6.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氯中毒急救措施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