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广电文[2008]08号关于切实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发展步伐的意见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平安丰城的重要条件,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更是一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欢迎的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为切实加大我市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力度,提高农村有线电视覆盖面和进村入户率,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喉舌延伸到最基层,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号召、指令、声音及时传达到千家万户,传达到广大农民群众,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正视差距我市农村广播电视发展现状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与周边县市比差距甚远。截止2007年底,全市521个村(居)委会,开通有线电视信号的只有159个,占30.5%(高安、上高、宜丰分别为84%、100%、96%);全市农村仅有有线电视用户23083户,入户率为9.59%(高安、上高、宜丰分别为62%、73、82%),入户率10%以上的只有8个乡镇。这一现状,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发展步伐,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变差距为动力,加倍努力奋勇直追,扎实做好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工作,下大力气提高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率。二、明确目标1、总体目标是:三年内2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三年新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用户10万户,用户总数达123083户,入户率达50%以上。2、新农村建设点实现“村村通”。今年内,全市新农村建设点和历年来所有的新农村建设点村村接通有线电视,且入户率必须在80%以上。新农村建设点沿线各村全部开通有线电视光节点。3、做到“三个必须”。历年来所有开通有线电视光节点的村,今年内入户率必须达到60%;老网沿线各村今年内必须开通有线电视光节点;新开通有线电视光节点的村,当年入户率必须达到50%。三、硬化举措1、按总体目标要求,将发展任务下达到乡镇(街道)〔见附表〕,并层层下发责任书,乡镇长(街办主任)和村(居)委会主任为此项工作第一责任人。2、有条件的乡镇要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有线电视进村入户这一民生和民心工程的实施,有条件的村也要给安装有线电视农户以适当补贴。3、新农村建设点安装有线电视的农户,分别由新农村建设办和包村单位给予适当补贴。4、加大对地面卫星接收器和微波接收器的打击和整治力度。凡有线电视信号开通了的村,由乡镇(街道)牵头,当地派出所、工商所、综治办、广电站参与,对小“锅仔”进行彻底拆除,做到“有网没有锅,网到锅拆除”。凡拆锅并网农户,每户减免初装费50元。对非法销售卫星地面接收器的窝点,乡镇(街道)、工商、公安和广电等相关部门要联合行动,从严进行打击和查处,并依法对当事人进行处罚。5、市广电局(广电网络分公司)一方面要积极争取省广电网络公司的政策倾斜,积极报项目争资金;另一方面,继续执行初装费每户300元的全省最低价标准,且低保户安装有线电视,初装费减半收取。四、强化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农村有线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由市委副书记易咏春任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邹小平,市政府副市长江若兵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各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纳入民生工程和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班子成员要分片抓,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把发展任务分解落实到自然村。与此同时,要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采取层层召开动员会、逢街当圩搞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有线电视进村入户的作用和意义,使广大群众变“你要我装”为“请帮我装”。五、严格考核市里将把农村有线电视发展工作纳入乡镇目标考评和新农村建设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年终进行单项考核和评比,表彰先进,通报后进,排名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