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泡沫的原因1.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房屋作为一种商品,完全脱离了它固有的商品属性)2.土地的稀缺性(中国的土地全部都是国家所有的)3.地价具有虚构性4.房地产市场是不充分市场。5.银行及金融系统发放房地产贷款的倾向性。6.政府部门的不正之风。7.房子市场大:一是房子需求过大,二是国人根深蒂固的陈旧思想:一定要有房子!8.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9.商品房应属于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又是必需品10.房地产是一个地域性很强的行业,地区间、城市间差异很大。房地产泡沫的防范措施(国家措施)1.大规模推出经济适用房,抑制商品房价格。主要办法还是大规模地推出经济适用房。2.强化土地资源管理,通过土地资源供应量的合理调整3.建立全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加强和完善宏观监测体系4.整顿住房金融市场秩序,规范住房金融业务,防范住房贷款风险。5.全国研究住房税、费政策,通过税收杠杆促进低价位住房的建设和消费6.加强舆论宣传的引导7.信贷收紧、加息、提高首付,实行限购国家措施的特点1.国家新政是“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国家是要求房价继续上涨,但不要涨得太快。2.涨价不是房涨价,房是每年都要折旧,涨价的原因是政府的土地涨价而持续增值的。3.我们一年多来的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是稳定房价,并希望通过整顿市场秩序来达到。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是什么宏观调控,而多是微观行为。4.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宏观调控并不热心。5.调控房价是政府的职能(土地是国家的)6.价格是市场调节范畴,政府的职责是千方百计规范房地产市场,因此干预市场不是干预价格,价格是市场调节范畴,政府的职责是千方百计规范房地产市场7.改善房价上涨局面短期可能会见效,但恢复市场机制可就得长期而为了(行政干预就像一针激素,扎下去就立马退烧,但长期服用却会导致整个经济的“骨质疏松”。)8,政府措施事与愿违(广东省实行效果不佳)9..经营者还是管理者——政府角色定位问题未处理好10.目前未开征房产税11所有的行政干预都会降低而不是提高市场的效率国家的有效途径一是上调利率;二是开征房地产交易所得税及房地产持有税;三是取消或完善住房预售制度,使制度风险由每一个当事人来承担。四是加强城市规划,放宽普通住房项目审批五是从严打击炒房等措施的实行六是现行《价格法》规定五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可以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包括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数商品价格、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价格等行政手段的特点(1)权威性。行政手段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行政命令接受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主体的权威大小。提高领导者的权威有于提高行政手段的有效性。(2)强制性。行政强制要求人们在行动目标上必须服从统一的意志,上级发出的命令、指示、决定等,下级必须坚决服从和执行。(3)垂直性。行政指示、命令是按行政组织系统的层级纵向直线传达,强调上下级的垂直隶属关系,横向结构之间一般无约束力。(4)具体性。一定的行政命令、指示只在特定时间对特定对象起作用。(5)非经济利益性。行政主体与行政对象之间的关系不是经济利益关系,而是一种无偿的行政统辖关系,两者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利害关系的纽带。(6)封闭性。行政方法依靠行政组织和行政机构,以行政区划和行政系统的条块为基础实施,具有系统的内化约束力,因而产生封闭性。什么时候政府要进行干涉1.房价的上涨速度必须低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2.经济手段一时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必要的行政干预势所必然其一,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银行存款负利率,投资股市动辄被套,正如上周新增a股开户数创近15个月新高,上周五至今股市就出现连续大跌。民间资金总归要找出路,很多人投资房产的观念并没改变。其二,今年6月以来人民币快速升值,即便我国央行不愿主动升值,可美联储的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逼迫人民币对美元被动升值。在这种情况下,海外热钱必将涌入国内,其中部分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些因素,我国难以靠一已之力有效管控。。而,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价格干预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外国对房地产的规定1.英国:五次上调利率遏制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