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消极对待课程改革的表现、原因和解决对策 摘要:消除老师对课程改革代写论文的消极抵制的根本对策是减少老师对新课改的焦虑。可实行改善 社会 环境、加强对话、将老师做为改革动力等措施减少老师对新课改的焦虑。 关键词:新课改;老师焦虑;对策 一、老师对新课改消极抵制的表现 1.焦虑 社会的 进展 使 教育 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本次课改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及老师个体因为经验和能力上的差异使一部分老师对新课改产生焦虑。焦虑是那种或多或少由于情绪低落并因而产生对新情况和新变化的明显的怀疑和可能的抵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1]。焦虑情况通常包括个人不能确定能否达到外来要求或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精确条件感觉模糊。它反映了个人感觉缺乏必要的能力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这种焦虑直接 影响 到了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和教育改革的进程。 2.能力不足,意识淡薄 新课改中新的 理论 铺天盖地,“自主合作探究”、“平等中的首席”、“动态生成”、“自主建构”等话语时髦了起来,老师陷入理论的大泽无法自拔。面对庞杂的理论,他们无所适从。同时,老师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素养,加之工作紧张,时间有限,很少读教参和教材以外的书,难以更新急需学科和教育理论知识;老师普遍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对新课程提出的 讨论 性 学习 、综合性学习难以胜任;也普遍缺乏制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只能亦步亦趋地使用教材。面对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老师仍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套用和改造一切理论形态,在他们的观念世界里我们所提倡的课程理念,不过是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新名词而已,本质并无多大改变,而无从理解与体验其中蕴涵的价值。 3.负担加重,态度消极 大面积推广的课程改革必定加重老师的工作负担,迫使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回应,这样就难免在老师当中产生抵触、对抗的情绪。Tyack & Tobin 指出,课程改革增加了老师许多认知和情绪上的压力:(1)老师们必须改变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2)在负担已经沉重的教学工作上增加了一些新的任务;(3)除了要说服自己,新的做法会为自己的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更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2]。无论是课程 内容 的增删或调整,或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都会为老师带来挑战与压力。增加的课程使得原有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不适应,而必须花费心力重新学习;删除的课程使其原有的教学知识和能力,由有用变为无用。而改变教学方式如同改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