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广新局XX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一、2018年主要工作回顾2018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年,全市文广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以繁荣发展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助推**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是重大阶段性任务完成出色。历时三年的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圆满收官,文化部、财政部去年10月正式向我市授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区”。三年的创建工作,使全市基层文化队伍得到明显加强,文化建设投入大幅增加,有力的提升了文化工作在我市的影响力。临湘的文化投入众筹机制等创建经验形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的“**模式”,得到文化部专家一致肯定和推广。市群艺馆在全省率先开展数字文化馆建设,XX县区实施文化站星级建设,经开区满额安排基层文化服务中心专职管理人员,南湖风景区扶持建设南湖书吧、XX县区在全区所有村镇全面建成数字文化服务平台等工作全面提升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建水平。全市直播卫星“户户通”、“村村响”等省市实事项目建设按时按量完成,使广大农民不花钱就能听到看到更多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市图书馆新馆、市美术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政府下达的年度任务,预计2019年全面竣工。二是艺术创作与生产成果丰硕。全市艺术家深入生活,扎根基层,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市巴陵传承研究院的巴陵戏《远在江湖》代表湖南地方戏曲精品剧目晋京展演,好评如潮,花鼓小戏《补票》获邀参加历届群星奖获奖作品展演,花鼓戏《桃花烟雨》作为XX省“精准扶贫”的重点剧目已由XX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排练上演。华容的小品《最后一公里》、临湘的小戏《赶种猪》、《为猪讨薪》、**楼区的摄影《祭屈大典》等文艺作品在全国、全省各种文艺评比活动中争金夺银。汨罗的戏剧《甜酒谣》、《过渡》进入省艺术基金、国家艺术第1页共25页基金、XX省舞台艺术孵发计划。一批诗歌、散文、小说、美术等作品在国家级刊物陆续发表。三是文化民生建设持续深入。深入实施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送戏送图书送书画下乡”等系列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扩大“四馆一站”免费开放范围,努力提升文化服务水平。**县的“文化百姓·一元剧场”、XX县区的“周末百姓舞台”、**楼区的“汴河街春节庙会”、市文化会展中心、图书馆、美术馆打造的“高雅艺术惠民演出”、“国学讲堂”、“大美**o锦绣潇湘”书法展等一批文化服务品牌深受群众喜爱。四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卓有成效。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文物普查总数由原来的7743件上升到16282件。张谷英古建筑群、**教会学校、**文庙等一批重点文物修缮工程获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争取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XX县区投资2亿元建设了郭嵩焘纪念园和左宗棠耕读之地——柳庄,屈原区罗子国城遗址规划建设项目进入国家文物局“十三五”重点项目库,被财政部列入中央财政重点预算支持项目。积极做好地下文物主动和抢救性勘探发掘工作,完成华容车轱山遗址主动性发掘项目,汨罗高泉山东周墓群、等30多个重点文物考古发掘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提高。XX县区承办的第三届湘鄂赣边界地区非遗文化节、XX县区承办的湖南首届抬阁故事文化节得到了省文化厅的充分肯定。启动了非遗名师传艺支持计划,巴陵戏进校园活动有序推进。大力争取非遗地方立法,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纳入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中,《条例》有望今年出台。五是文化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去年我市小康指标统计数据显示,文化产业已占我市gdp总量5.3%,较去年提升1个百分点,跃居为我市经济支柱性产业。全市文化产业单位已达4022余家,从业人员总数为12.7万人,占城镇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两成。君山印刷工业科技园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已有多家印刷企业入园,其中有8家已建成投产,今年上半年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销售收入增长10%,泰铭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产品出口俄罗斯和欧美,创汇近100万美元。上第2页共25页规模特色文化产业企业由7家发展到22家,其中湖南百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