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工程编日交底内容:机械挖土本技术交底内容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物、构筑物的大型基坑〔槽〕、沟以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等土方工程。1.主要机具〔1〕挖土机械有:挖土机、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等。〔2〕一般机具有:铁锹〔尖头与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20#铅丝和2m钢卷尺、坡度尺等。2.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去除和处理完毕。〔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程度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4〕开挖有地下水位的基坑〔槽〕、沟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一般要降至低于开挖面0.5m然后才能开挖。〔5〕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6〕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综合考虑以能发挥施工机械效率来确定编好施工方案。〔7〕施工区域运行道路的布置应根据作业区域工作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地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8〕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和清理均应装备人工进展。3.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底〔1〕坡度确实定:1〕在天然湿度的土壤中开挖根底坑〔槽〕和沟时当挖土深度不超过以下数值时可不放坡、不加支撑。〔a〕实、中的砂土或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m;〔b〕硬塑、可塑的轻亚粘土及亚粘土—1.25m;〔c〕硬塑、可塑的粘土和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5m〔d〕坚硬性粘土—2.0m。2〕超过上述规定深度在5m以内时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好且无地下水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沟必须放坡。边坡最陡坡度应符合表1—311的规定。3〕使用时间较长的临时性挖土方边坡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和边坡高度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如地质条件好、土〔岩〕质较均匀、高度在10m以内的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工程编日应按表1--312确定。4〕挖方经过不同类别土〔岩〕层或深度超过10m时其边坡可作成折线形或台阶形。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坡顶无荷载坡顶有静载坡顶有运载1中的砂土1:1.001:1.251:1.502中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1:1.001:1.253硬塑的轻亚粘土1:0.671:0.751:1.004中的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土〕1:0.501:0.671:0.755硬塑的亚粘土、粘土1:0.331:0.501:0.676老黄土1:0.101:0.251:0.337软土〔经井点降水后〕1:1.00——注:当有成熟施工经历时可不受本表限制。各类土的挖方边坡坡度表1—312项次土的类别边坡坡度〔高:宽〕1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坚硬1:1.25~1:1.51:0.75~1:1.002一般粘性土;硬塑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1:1.00~1:1.151:0.50~1:1.003碎石类土:充填砂土1:1.00~1:1.50注:当有成熟施工经历时可不受本表限制。〔2〕开挖基坑〔槽〕或沟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道路及开挖深度然后分段分层平均下挖。〔3〕采用推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一般应从两端或顶端开场〔纵向〕推土把土推向中部或顶端;暂时堆积然后再横向将土推离坑〔槽〕的两侧。〔4〕采用铲运机开挖大型基坑〔槽〕时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5〕采用反铲、拉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槽〕或沟时其施工有两种:1〕端头挖土法:挖土机从坑〔槽〕或沟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进展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工程名称交底部位工程编日2〕侧向挖土法:挖土机一面沿着坑〔槽〕边或沟的一侧挪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运土。〔6〕挖土机沿挖方边缘挪动时机械间隔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槽〕和沟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7〕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1.5m时的基坑〔槽〕或沟根据土质情况应作好支撑的准备以防坍塌。〔8〕开挖基坑〔槽〕和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