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思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子加快,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济等改革措施的实施,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建设主要保证条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面临着巨大的变革,给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很多高、新课题。解决新矛盾,建设新体制,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安全生产工作十分重要和迫切的任务。本文就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变革后的问题作一粗浅探讨。一、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实施安全生产管理企业负责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经营机制转换,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生产和经营者。企业拥有了相应的自主权,以及在多种体制下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去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已失去发挥作用的优势。结果是造成一些企业自身淡化了安全管理,安全状况出现了严重滑坡。尤其是当今改革前沿的企业有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资金短缺,致使设备更新改造困难,潜伏的隐患无力整改。用工制度的改革,使企业用工结构变化大,增加的临时工和农民工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种局面的结果造成当前一些重大、特大、恶性事故频繁发生。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进行,经济效益严重滑坡,代价是沉重的,是以血的教训换来的,是值得人们思考的。所以实行安全生产“企业负责”,与当前形势的发展是相适应的。它将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从过去行政管理转到企业负责上来,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任何企业都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必须服从安全第一的原则。”这也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求得自身发展,提高效益的同时必须不断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安全生产作为一件突出的大事来抓;而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是企业法人代表,他是企业决策层中最高领导者,决策层的思想及行动对企业安全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规定了企业法人、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及各类人员对安全生产应负的责任和必须履行的义务,是企业实现“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关键,是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保证。笔者认为企业安全生产应负以下主要责任: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体制和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逐级贯彻和落实;四是建立健全适应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二、建立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轨道建立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生产不仅是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还应当是广大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和遵纪守法的强化。企业应分别从三个方面建立安全生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即: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主管部门检查制度,监督部门的监察制度;企业决策层的安全生产责任与年终政绩挂钩,企业管理层的安全生产责任与岗位挂钩,企业执行层的安全生产责任与奖金挂钩。企业应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改激励机制,应从各个方面调动各级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安全生产,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及奖惩考核细则,充实激励机制的实质性、可操作性内容。通过约束和激励机制的运转,在企业真正实现法律、法规的约束;规章制度的约束;操作规程的约束及决策层的政绩激励;管理层的岗位激励;执行层的奖励激励。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发地形成了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这就需要形成必要的环境条件。良好的社会环境,包括统一、合理的法规体系、高效率的政府管理和监督以及高度尊重和维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有这样的社会环境,才能促使企业重新认识安全风险及其与企业利益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政策取向,才能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使之与社会利益相一致。三、形成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体系,大力倡导安全文化的重要作用随着各种新工艺、新技术的大量引进,企业一些新岗位开始成为企业安全教育的“盲点”,既无这方面的师资,又无这方面的教材,长期下去必然会给生产埋下隐患。另外,随着多种经营体制发展,尤其民营、私营人员成为安全教育的“死点”,就从经济体制而言,他们有较大的自主权,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