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观察室工作制度1.根据病情需要,需门诊观察的病人,由当班医师办理手续,由观察室医师接诊处理。2.观察室医师必须按要求开出医嘱,记录病情,护理人员按常规填写各项表格,及时进行治疗,建立观察病人登记薄,随时登记。3.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人的临时变化要随请随到,床边看视,以免贻误病情。4.观察室医师、护士要定时查房,及时修改诊疗、护理计划,指明工作重点,做好病情记录。5.急诊值班医护人员对观察病人应认真地进行交接班,特殊情况书面记录。第二篇:观察室制度观察室(输液室)工作制度1.急诊、门诊病人根据病情尚需观察,一时不能住院或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可留观察室进行观察。2.值班医生和护士,对留观病人要严密观察,及时治疗,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经过。3.值班护士,要随时主动巡视观察室(输液室)病人,并及时记录和反映情况。4.门诊医师对输液病人,应详细书写病历和处理经过,及时处理输液中出现的问题。5.值班医护人员对留观病人和有试敏的输液病人,要按时、详细、认真地进行交接班工作,重要情况应做书面记录。6.病人输液结束后要留观20-30分钟方可离开。工作人员守则一、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二、维护部门声誉,保护部门利益。三、服从领导,踏实工作,态度和蔼。四、爱护公物,勤俭节约,杜绝浪费。五、不断学习,提高水平,精通业务。六、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求实创新。七、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请假。第1页共10页注射室工作制度1、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衣、戴工作帽,操作前洗手、戴口罩,严格无菌操作规程。2、工作态度严谨,认真负责,手法轻巧,以减轻病人痛苦。3、注射药物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注射时需做到一人一针一管。4、对需做皮试的药物,在注射前必须做皮试,观察20分钟,无过敏反应者方可注射。5、严密观察注射后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生注射反应或药物过敏等意外,应立即报告医师,采取抢救措施。6、抢救药品的放置要定点定位,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7、室内空气、地面每天消毒一次,可采用药物喷洒或紫外线照射,并做好记录。每月做空气细菌培养和护理人员双手细菌培养一次,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并有检验报告单。8、做好一次性物品使用后的处置工作。药房调剂室工作制度1、药房负责门诊处方调配发药,为医护人员和病人提供药物咨询服务。2、收处方后必须对处方内容,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单位、科别,年、月、日,药品名称、剂量、剂型、服用方法、配伍禁忌等认真审查核对无误后方能调配。对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者代用。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必须经处方医师更正并签字,方可调配。3、配方时,应细心、迅速、准确、遵守调配技术常规和药剂科规定的操作规程,不得估计取药,禁止用手直接接触药品。4、严格遵守核对制度。5、发药时应将药袋上的内容填写清楚,并向病人交待用法和注意事项。急诊处方随到随配。6、药房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得发出过期、失效、霉变药品。凡是有效期在半年以内的药品要在警第2页共10页示牌上登记。7、含有麻醉药品、毒性药品、精神药品、贵重药品的处方调配,按相应管理办法执行。8、工作人员要衣帽整齐、佩戴胸卡,保持室内卫生,物品摆放有序,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9、非药剂人员非公事不得进入药房。消毒灭菌制度1、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2、凡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3、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采取先去污染→再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的方法。4、感染病人用后的医疗用品应采取先消毒→再清洗干净→消毒或灭菌的方法。5、凡耐热耐湿物品,灭菌应首选物理灭菌法。6、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内窥镜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2%戊二醛浸泡10小时灭菌等。7、凡不能用物理法消毒、灭菌的物品应选用化学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8、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瓶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9、甲醛自然挥发熏蒸法的熏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