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岩土力学》网上辅导材料之五第5章土压力计算重点:①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的基本概念;②用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计算土压力的方法;③各种不同情况下挡土墙上的土压力。难点:各种不同情况下挡土墙上的土压力计算1.土压力的类型根据墙身位移的情况,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可分为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1)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时,即不能移动也不转动,这时土体作用在挡土墙的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po。(2)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前移离填土,随着墙的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减至最小,称为主动土压力Pa。(3)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移向填土,随着墙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增至最大,称为被动土压力Pp.2.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方程式σ1=σ3tg2(45°+ϕ2)+2c·tg(45°+ϕ2)(5-1)σ3=σ1tg2(45°-ϕ2)-2c·tg(45°-ϕ2)(5-2)土体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σ1=σz=γz,σ3=σx=pa,代入上式得(1)填土为粘性土时填土为粘性土时的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pa=γztg2(45°-ϕ2)-2c·tg(45°-ϕ2)=γzKa-2c√Κa(5-3)由公式(5-3),可知,主动土压力pa沿深度Z呈直线分布,如图5-1所示。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式中:pa——沿墙背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Pa;Ka——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ϕ2),γ——填土重度,kN/m3;z——计算点至填土面的距离,m;c——粘土的粘聚力,kPa;ϕ——粘土的内摩擦角,度。当z=0时pa=-2cKa当z=H时pa=γHKa-2cKa在图中,压力为零的深度z0,可由pa=0的条件代入式(5-3)求得z0=2cγ√Ka(5-4)在z0深度范围内pa为负值,但土与墙之间不可能产生拉应力,说明在z0深度范围内,填土对挡土墙不产生土压力。墙背所受总主动土压力为Pa,其值为土压力分布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即Pa=12(γHKa−2c√Ka)(H−z0)¿12γH2Ka−2cH√Ka+2c2γ(5-5)Pa的作用方向,由于墙背垂直光滑,填土水平,故应与挡土墙墙背垂直;作用点,距墙底为H−z03处,单位为kN/m。(2)填土为无粘性土(砂土)时根据极限平衡条件关系方程式,主动土压力为图5-1粘性土主动土压力分布图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pa=γztg2(45°−ϕ2)=γzKa(5-6)上式说明主动土压力Pa沿墙高呈直线分布,即土压力为三角形分布,如图5-2所示。墙背上所受的总主动土压力为三角形的面积,即Pa=12γH2Ka(5-7)Pa的作用方向应垂直墙背,作用点在距墙底13H处。3.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从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原理可知,当土体处于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式可得被动土压力强度σ1=pp,σ3=σz=rz,填土为粘性土时pp=γztg2(45°+ϕ2)+2c⋅tg(45°+ϕ2)=γzKp+2c√Kp(5-8)填土为无粘性土时pp=γztg2(45°+ϕ2)=γzKp(5-9)式中:Pp——沿墙高分布的土压力强度,kPa;Kp——被动土压力系数,Kp=tg2(45+ϕ2);其余符号同前。关于被动土压力的分布图形,分别见图5-3及图5-4。图5-2无粘性土主动土压力分布图图5-4无粘性填土被动土压力分布图图5-3粘性填土被动土压力分布图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填土为粘性土时的总被动土压力为Pp=12γH2Kp+2cHKp(5-10)填土为无粘土时的总被动土压力为Pp=12γH2Kp(5-11)作用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分别如图5-3、图5-4上所标示的方向和作用点;计算单位为kN/m。4.常见情况的土压力计算(1)墙后填土表面有连续均布荷载的情况当填土表面连续均布荷载作用,将均布荷载强度q(kPa)变换成等效填土高度H′(m)即H′=qγ其中γ——墙后填土的重度,kN/m3然后以填土厚度为(H′+H)按均质土计算土压力图5-5,为墙后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