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一、总则1、根据国务院《生产安全事故和调查处理条例》,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落实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结合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2、公司及各部门在出现任何事故和安全隐患都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或整改措施,以达到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的目的。3、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二、相关名词的定义(1)迟报。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2)谎报。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3)瞒报。对于超出规定时限24小时不上报,或超过规定时限后公司通过其他渠道首先了解到事故的情况。三、事故(一)xxx部为事故归口管理部门。主管各类事故的汇总、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有责任对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监督,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有权要求责任部门重新上报处理意见。对不按规定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部门,xxx部有权提出处理意见。(二)事故的确定与分类1、人身事故的定义:人员在工作关联的环境或生产过程中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将人身事故划分为以下四类:(1)轻微伤事故。指员工受伤,但伤情甚微,未造成歇工或歇工不超过三个工作日,无需住院治疗的事故。(2)轻伤事故。是指造成员工肢体伤残,或某些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轻度损失,表现为劳动能力轻度或暂时丧失。一般指员工负伤后需要住院治疗,或虽未住院治疗,但歇工超过四个工作日,但未达到重伤程度的失能伤害。(3)重伤事故:是指造成员工肢体残缺或视觉、听觉等器第1页共6页官受到严重损伤,一般能引起人体长期存在功能障碍或劳动能力有重大损失的伤害,或损失工作日等于和超过105日的失能伤害。(4)死亡事故:工作关联导致的人员死亡。2、设备事故的定义: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意外突发事件,由于事故通常会造成停产、减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使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断,称为设备事故。设备事故根据事故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或者造成人员伤害的程度,可分为以下等级:(1)小设备事故:a、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费1000元以下的事故。(2)一般设备事故:a、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费达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事故。b、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金额,但造成员工轻微伤。c、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事故,使生产系统停产8小时以上,16小时以下。(3)大设备事故:a、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费达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事故b、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金额,但造成员工轻伤。c、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人为事故致使联动机组或生产系统停产16小时以上,32小时以下。(4)重大设备事故:a、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费达3万元以上。b、经济损失虽未达到上述金额,但性质严重,情节恶劣的事故(火灾、爆炸等)。c、造成员工重伤及以上伤害。d、主要生产设备发生人为事故致使生产系统停机32小时以上。(5)若有下列情况的,不列为设备事故:a、因生产工艺造成的停产(设备未损坏)。b、因设备技术状况不好而安排的临时检修。c、凡计划检修和“点检”发现问题而安排的检修。d、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全保护装置正常动作和安全件损坏使生产中断者。e、生产线上建(构)筑物因使用长久,自然损坏危及生产或迫使停产者。f、生产工具损坏迫使生产中断者。g、不可抗拒的自然灾第2页共6页害造成设备损坏,迫使生产中断者。3、未遂事故定义。是指由设备或人为差错等各种原因,已构成事故发生条件,足以酿成事故,幸亏及时发现得到挽救,或幸运避免,侥幸未造成严重后果者。四、事故上报流程1、各部门内部组织上报(1)对于小设备事故,事发部门必须在事发当班完成事故记录,并由部门主管领导每周五将事故发生情况汇总报公司设备员备案。(2)对于轻微伤事故或未遂事故或一般设备事故,事发部门必须在事发当班完成事故记录,并由部门主管领导在当天书面或电话上报公司安全员或设备员备案,由安全员或设备员向安全主管领导汇报。(3)对于轻伤事故或大设备事故及其以上的,事故发生部门主管领导必须在事故发生后20分钟内将事故的概况书面或电话上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