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粮食应急保障预案(市计委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武汉市粮食安全预警方案》,为了有效实施应急状态下的粮食供给,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粮食保障机制,维护全市粮食市场稳定,特制定本预案。第二条在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预案要求,保证最低安全保障粮食存量设施和设备的落实。在本预案的指导下,蔡甸、江夏、黄陂、新洲区要制定各自粮食应急保障预案。第三条粮食应急保障,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平时以合理储备调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应急状态下充分调动与发挥社会综合联动效益的原则,以求在出现突发事件和严重自然灾害时,确保全市粮食供应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第二章应急保障措施第四条最低安全保障粮食存量构成按照《武汉市粮食安全预警方案》第五条规定执行。第五条粮食应急加工保障体系按照《武汉市粮食安全预警方案》第六条规定执行。第六条粮食应急供应网络。由市商业局确定的本市仓储、超市等商业零售系统为本预案粮食应急供应网络。第七条根据《武汉市粮食安全预警方案》,全市粮食安全预警显示分为黄灯预警和红灯预警两种。第八条黄灯预警状态下,全市粮食应急保障工作要点:(一)市粮食、商业、物价等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逐日向市人民政府报送粮食价格、供求分析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做好启动粮食应急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二)市宣传部门及时引导各新闻单位的宣传报道,防止因信息误传和谣言误导引发社会不良反应。(三)市工商部门加强粮食市场监管,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第九条红灯预警状态下,全市粮食应急保障工作要点:(一)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启动全市粮食应急保障预案。(二)粮食应急供给将根据市场需求,首先起用市商业零售周转粮食储备量,同时开始调入产粮区合同储备粮,然后根据事态发展和应急保障需求动用市粮食部门存储的储备粮;如应急状态蔓延则适当借调粮食批发市场经营户存粮及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原料存粮。(三)启动粮食应急供应网络,由市商业部门在事先确定的仓储、超市等商业零售系统网点按规定的调控价格和方式供应市场。(四)由市商业、粮食部门在24小时内,将产粮区合同储备粮分批运入我市,由市商业部门统一安排进入市粮食应急供应网点。(五)市工商部门及时进驻市各大型粮食批发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假冒伪劣行为,经批准控制外流,保证市区粮源供应。第十条红灯预警显示特急状态下,应启动以下措施:(一)当商业零售周转储备粮食和由产粮区合同储备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可能出现粮食脱销时,动用市粮食部门存储的储备粮供应市场。由市粮食部门按照市人民政府指令编制市级储备粮应急动用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二)迅速启动市级储备粮食应急加工系统,由市粮食部门就地加工,统一包装、标识。市交通部门确保粮食运输力量组织。必须保证每天能够向应急供应网点提供不低于100万公斤的大米,确保应急供给所需。(三)市级储备粮原则上按区对口调配,即,蔡甸区负责汉阳区、硚口区,江夏区负责武昌区,黄陂区负责洪山区、江汉区,新洲区负责江岸区、青山区。(四)当市级储备粮显示供应不足时,由市人民政府向省人民政府、国务院申请动用在我市辖区内的省级储备粮和中央储备粮。第十一条采取前条措施仍不能稳定市场时,将采取以下措施:(一)实行价格干预。由市物价部门会同市计划、粮食、财政等部门,采取平抑物价、限价销售等价格调控措施。(二)实行居民定量供应。对全市粮食实行凭票限量限价供应。供应价格执行最高限价,由市粮食、民政部门组织实施居民定量供应工作。(三)实行临时市场管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临时停止所有粮食交易,并由有关部门强制征购,交由市粮食安全应急指挥部统一调配,供应市场。(四)市工商、公安部门密切配合,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第十二条实施全市粮食应急保障的开支及因价格调控导致部门、企业的资金损失,由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将损失补助和费用支出及时拨付到位。第十三条应急工作结束,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及时进行总结,对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