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价值观引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思想政治工作亮点总结21世纪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转型、改革深化、文化交融,使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异常复杂,突出的表现就是价值取向多元,这给新时期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价值观是人们价值判断的基础,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导向和调节作用。教育价值观是教职工职业选择、职业认同、岗位奉献的基础。中小学党组织只有加强教育价值观引领,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才能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学校党组织的历史使命。教育价值观指人们对教育的价值关系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上所确定的行为取向标准。教育价值观是教职工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是全心投入教育工作的精神支柱,是约束教职工行为的道德规范。新时期中小学校党组织引领和倡导的教育价值观是。以教育为事业,以从事教育事业为骄傲和幸福,把教育工作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愿为教育事业不断提升和改变自己。1.正确的职业价值认知,激发教职工高位追求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人生观是价值观的基础。党组织要适时开展人生观的教育活动,要通过党史教育、优秀教育家教育价值观的学习等活动,引导教职工思考生命的价值,要反思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是在用生命和我们交换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我们怎么珍视自己的生命,就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对待学生,要让教职工“赋予教育以生命的高度”。进行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分析。党组织在开学典礼、教师节等能与社会有关方面共同组织的教育活动中,要善于抓住契机,引导教职工感受教育对区域经济的重要作用,引发教职工思考社会尊师重教的原因是什么。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定位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什么。让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建立在更广范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第1页共2页开展系统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小学校党组织要强化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让教职工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特别是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时期,党的声音应该不断加强,要经常组织教职工开展社会热点剖析、时事点评、教育理想演讲等活动。2.情感的唤醒与激励,引发教职工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反思比较,寻求差距。价值观是在反思比较中形成的,学校党组织要引导教职工做正确、积极的价值比较。对于薄弱学校党组织,要引导教职工与同地域、同条件的优质学校比较,找出师资情况、教育方法、管理模式、教育质量上校际间的差距,引发教职工对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的思考。对于优质学校党组织,要引导教职工与同条件、发展迅速的学校比较,比较工作状态、发展理念、创新做法上的差距。知耻而后勇,贴近实际的比较,能引发教职工对工作的反思,激发工作动力,找到发展的方向。感动尊重,强化责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需要情感上的触动和成功的体验。学校党组织要借助家长会、拜师会、毕业典礼、教师节庆祝等活动,开展感谢恩师的活动。来自于受众的正向反馈,来自于学生和家长的尊重,是教师坚定教育理想的重要原因。感受危机,激活动力。人都有爱和归属的需要,每一名教职工都渴望自己所在的学校蒸蒸日上,不断发展。实践已经证明,和平年代危机感能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团队成员的敬业奉献意识。因此,学校党组织要正视学校面对的压力和挑战,要坦诚地向教职工说明学校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在学校教育质量滑坡、改革矛盾突出的时候,更要以信任和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思想,开展好学校的危机教育,激发教职工共同奋斗、办好学校的热情。幸福彰显,坚定信心。心理学已经证明,情绪是可以相互影响和传染的。党组织要认识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繁琐、繁重,要解决好教职工现实的困难,创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更要组织好师德报告会活动、“我骄傲,我是人民教师”活动,引导教师对教育的热爱,坚定其从事教育工作的信心。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