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_____2024年老师培训中心建设与实践总结范文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2024年老师培训中心建设与实践总结范文一、概况:亟待提升软实力。灾后,绵竹学校全面实现了高标准重建的理想,现有幼儿园35所,镇乡学校18所,直属学校5所,普通单设学校7所,九年一贯制4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特别教育1所。校园、设施、设备相当完美,堪称全国一流。迄今,有老师3707人。学历学校专科以上85.6%;学校本科以上80.8%;高中本科98%,讨论生7%。老师学历补偿教育已基本完成。然而,绵竹教育要全面实现真正的一流,管理一流,教学一流,质量一流,还需要一个时期的努力,关键问题就是提升老师的软实力——实现队伍的专业化、高素养。二、认识:县级老师培训机构的历史任务和使命——全面提升老师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随着老师学历补偿教育的完成,不少老师进修学校面临着衰败和萎缩的境地。“总体来说,县级老师培训机构对于学校老师的进展以及教学的改进所起到的支持作用不明显,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学校老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专家们呼吁——进修学校老师培训职能不能丢?——(XX年11月20日《中国教育报.今日关注》)显然,县级老师培训机构的职能不能丢,而且,更应该加强,因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加艰巨,更需要我们开拓新的途径。培训,就是通过培育和训练,使受培训者发生预期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促进老师专业的进展,促进老师素养的提高,关注人的变化;而教研呢,主要是组织进行教材、教法讨论和教学常规的指导,其目的在于求得实际问题的解决。可见,全面提升老师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已是当代县级老师培训机构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三、探究:构建现代县级老师培训机构新文化。XX年7月,我市开启整合新机制,整合原进修校、教科所和电教馆,成立绵竹市老师培训中心,实行“统一领导,分部管理”。第2页共5页XX年7月,电教馆剥离,进一步优化资源,探究研训一体新机制。XX年7月,进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研训一体”的深度融合。在整合与优化资源的过程中,重中之重,在于老师教育新文化的构建。1、重新定位:承担老师教育培训,教育教学讨论的组织、管理、指导与服务功能的研训一体的综合教育机构。2、重树新理念:提升“三力”,追寻幸福。动力:追寻幸福的教同学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能力:追寻自己的教学风格,提炼自己的教育艺术;学力:追寻自己的教育真理,构建“三新一德”的终生学习力。3、开拓新思路:致力于老师专业成长,面对全员,突出骨干,倾斜薄弱,指向基础教育,以校本研修为基础,以专题培训为主导,创新模式,注重实效,研训一体,全面开展老师教育,提升专业素养。4、提出新要求:站得高,重心低,视野宽,工作实。要追踪、把握学科进展前沿,教育理论前沿,教学实践前沿。5、设置新机构:培训部,中学部,小幼部,办公室,教科室,心理教育指导中心。6、探究新模式:探究工作新形态:研训一体。实现工作新模式:“上下联动,两刊一网”——上联行政、高校、科研、远程等部门,组织远程国家培训与讨论;下联学校,把培训讨论下移学校,开展县级专题培训,围绕问题,做专题,组织、指导、服务,开展(1)、通识性理论培训;(2)、学科性专题培训;(3)、送教性示范培训;(4)、诊断性指导培训。同时,指导个性校本研修:(1)、专业阅读;(2)、业务;(3)、老师沙龙;(4)、网络博客;办好“两刊一网”——《绵竹教育科研》、《培训与讨论》,构建绵竹教育网络培训平台,全面实现高校、科研、校本研训共同体。四:实践:法律规范、丰富研训一体培训活动,全面提升软实力。首先,高度重视,健全机制,保障老师教育法律规范开展。为了推动绵竹教育高位均衡进展,绵竹市教育局提出了全面重建我市老师教育新体系,要求学校做到“老师教育常规工作要主动适应教育改革和进展的需要,坚持面对全体老师,按需施教,着眼提高,第3页共5页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研训工作,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高素养的中学校老师队伍”。为此,绵竹市教育局根据四川省及德阳市教育局的有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