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园工作总结3篇第一篇一、园区总体规划建设进展该园区从2008年开始建设,总规划面积4万亩,至2013年底,开发3.6万亩,完成总规划的90%。完善了基地主干边建设,整合资金对基地二期石孜坳至王屋1.6千米,陈屋至塘泥1.8千米,进行了道路硬化,新增设了3个变台的电力主干线及变压器。入园接电工作进展较快。已修建基地主干道95.6千米,架设10千伏电力主干线28千米。安装变压器15台,入园企业、果农600户,市柚子中心苗圃、市俊萍果树示范场,金盛源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友家食品有限公司、千秋食品有限公司等甜柚生产加工企业进驻加盟,为园区增添了活力。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还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完善了3000亩的精品基地建设,按果园地形和立体条件,科学规划、立体种养、严格按照《甜柚技术操作规程》标准执行,目前,3000亩的精品示范基地管理良好,硕果初放,果园焕然一新。二是全面推广“七位一体”集成技术:(1)实施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大力推广应用点灌节水灌溉技术,基地内连片条件较好的区域均实施节水灌溉,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0000亩,带动了整个基地今后推广,大大节省了果园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效果。(2)实施测土配方施地技术。基地全面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用每50亩左右布置一个取土点,测量土壤养分构成,按甜柚树需肥特点,进行配方施肥,从而使我市果园科学施肥上了一个新台阶。(3)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基地全面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按每30亩果园提供一个频振式杀虫灯;选择了部分条件较好的果园投放了捕食螨,以宜康园甜柚合作社为重点,开展了果园以螨治螨,树体挂黄板(粘虫板)的试验示范,减少了农第1页共10页药的用药次数,创立了一种以虫治虫,生物防治的新模式。推广果园种植有益草和果园覆盖技术,推广有机肥熟施技术和肥水一体化技术。(4)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提升果为生产水平。基地按照现代科技示范园建设的要求,全面推广甜柚标准化栽培技术,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大力推广三项主推技术,打造了一批精品果园。果业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完善,服务项目也不断扩大,逐步组建了小型的打药队,修剪队等专业队伍。通过技术示范推广,确保整个基地朝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打药时间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市场营销统一“四统一”的模式发展。三是完善了科研开发中心的建设,以我省唯一的一个柚类脱毒种质资源圃为中主,建设完善了一个全国柚子类品种较全的脱毒柚类种质资源圃,占地160亩,今年增加投资120万元,新建80平米网室,新引进柚类品种3个,园内品种达58个。四是完善了技术培训中心的建设,以市农民学院为依托,在园区设立了培训中心,举行培训班2期,培训100多人次,发放培训资料3000多份。四是完善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在原有金香、凯达合作社基础上健立建全了市宜康园甜柚专业合作社和浮石乡幸福果业专业合作社,有社员500多人,园区内企业、农户全部加入合作社,为园区主产业的全过程提供服务。五是创建了二个信息平台建设,金香果业合作社信息平台、凯达果业合作社信息平台,为主产业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园区在“政府引导、业主开发、企业代运作、产品代经营”的机制指导下,已完成投资2亿元,其中整合涉农项目资金6800万元。二、组织管理和能力建设情况园区加强了甜柚产业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领导为副组长,政府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强化了园区工作的协调、督查和落实工作。园区建设聘请了中科院柑桔所、华中农大、农大、脐橙工程中心的专家学者5人,担任专家顾问团的成员,加强园区内科技人员的培训及技术指导,强化新技术的引进、消化与吸收。第2页共10页通过与院所对接,专家、学者与企业、果农的面对面交流,提高了园区科技创新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园区的科技应用水平,带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三、综合效益情况园区内主导产业甜柚,已从初果期逐步进入盛果期,且享受园区内配套的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2013年平均亩产商品果1250千克,亩产值达4500元,利润达到3750万元,同时注意龙头企业的培育,以友家食品有限公司、千秋食品有限公司及金盛源果业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