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练一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言文阅读(时间:45分钟分值:4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代信函以何种方式邮递,与汉乐府“双鲤鱼”是否为刻作鱼形的木质信函,本是两个不能________的问题。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皆是________这首汉乐府,并不能表明后人将其理解为鱼形信函。孟浩然诗曰“尺书能不吝,时望鲤鱼传”,至少在明代以前,并无人________此“鲤鱼”非真鲤鱼。A.相提并论化用质疑B.混为一谈引用质疑C.混为一谈化用置疑D.相提并论引用置疑答案A解析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结合“两个”“问题”分析,应选用“相提并论”。化用:也称作“借用”“套用”,即将他人作品中的句、段或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引用:用别人说过的话(包括书面材料)或做过的事作为根据;任用。结合“后世以‘鱼书’‘鱼素’‘鲤缄’等代称书信”“这首汉乐府”分析,应选用“化用”。质疑:提出疑问。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置疑”是动词加名词结构,前面不能再加“提出”一类的动词。结合“无人”分析,应选用“质疑”。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就伦理学和心理学的关系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为伦理学的研究提供必要条件②伦理学主要从道德品质上考察人的心理现象③心理学则揭示人的行为动机和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本质④对心理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一定帮助⑤伦理学和心理学都研究人的行为动机A.⑤③④②①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②④③①答案D解析⑤紧承前文,总说伦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关系,排除B、C两项。由⑤可知,应先说“伦理学”,再说“心理学”,故②应在③的前面;由③“心理学则……”中的“则”也可以看出,②应在③的前面,排除A项。故选D。3.下列诗句中,“霜”字的含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B.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C.西风吹老梧桐树,仍送新霜两鬓来。D.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答案C解析C项“霜”比喻白发,A、B、D三项都是指自然天气现象。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今天是小女婷婷的十岁生日,借此机会,聊备薄酒,感谢各位亲友多年来对我全家的关怀和帮助,请大家开怀畅饮!B.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你送我的笔筒虽不贵重,但盛满浓浓的友情,我就笑纳了,一定好自珍藏!C.这么多年来承蒙你的关怀照顾,我受益匪浅。现在你家里遇到了难处,我自然也应该鼎力相助,竭诚回报。D.杨总率先发言,抛砖引玉,提出不少建设性的建议。接下来,请未发言的同志不吝才智,献计献策,畅所欲言!答案A解析B项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礼物。此处是自己接受别人的礼物。C项鼎力相助:鼎力,敬辞,大力。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时。此处语境是“我”帮助别人。D项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此处用词不符合语境中的身份。二、名句名篇默写(8分)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__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5)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6)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投我以桃,________________。(《诗经·大雅·抑》)(8)度尽劫波兄弟在,________________。(鲁迅《题三义塔》)答案(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欲辨已忘言(3)渚清沙白鸟飞回(4)欲人之无惑也难矣(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6)气吞万里如虎(7)报之以李(8)相逢一笑泯恩仇三、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送娄图南秀才游淮南将入道序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