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细胞代谢1234567专题导航自主填充蛋白质或RNA温和条件降低活化能A-P~P~P能量小专题1酶和ATP【核心考点完全攻略】一、酶与ATP【考点教材回归】1.酶是①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②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③蛋白质,少数的酶是④RNA。2.酶的功能是⑤生物催化作用,其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3.ATP是生物体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质中代谢消耗的ATP均来源于呼吸作用(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均用于⑥暗反应。ATP在细胞内的含量很⑦少,而且转化很⑧快。酶本质作用特性有机物绝大多数少数蛋白质RNA催化作用机理降低活化能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淀粉酶水解淀粉、蔗糖温度、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一、酶重温高考经典1.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11天津)2.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含有羧基(09广东)3.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13课标)4.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13课标)5.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13四川)6.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13课标)7.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13课标)×√√√√××8.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于不同温度下保温(14山东)9.同一个体各种体细胞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代谢不同。同一个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发生变化。(13安徽)10.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11.若18℃时,在不同条件下大菱鲆消化道中各部位蛋白酶活性如图,则在探究三种酶的最适温度的实验中,胃蛋白酶实验组和幽门盲囊蛋白酶实验组的PH应分别控制在2和8(12福建)√12.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RNA(14福建)√类别内容来源一般来说,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功能催化作用种类按存在部位分胞内酶:如胞外酶(分泌蛋白):如按功能分水解酶合成酶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的性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方向和平衡点。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数量不变。酶激素区别来源活细胞植物:一定部位的活细胞动物:由内分泌腺细胞本质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量的酶属于RNA⑴蛋白质或多肽:胰岛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⑵氨基酸的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⑶固醇类:性激素、孕激素等;⑷有机物:生长素、乙烯作用催化功能调节功能作用范围特点胞内胞外专一性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具有作用部位的特异性。作用条件受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与神经系统密切联系微量,高效,联系:激素对新陈代谢具有调节作用,离不开酶的催化;激素可以激活酶的活性;酶和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酶激素人体中,一经发挥作用就被灭活或降解的一组物质是A.tRNA、mRNAB.甲状腺激素、神经递质C.抗体、载体D.解旋酶、血红蛋白激素、神经递质一经使用就会被灭活或降解抗体与抗原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B考点一、酶酶的本质和特性1.酶的专一性底物?酶分子?(1)图中只有a、b曲线相比较才可说明酶催化的高效性,a、c曲线的对比只能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2)酶只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2.表示酶的高效性的曲线3、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1)温度和PH温度或pH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①低温时,酶分子活性受到抑制,但并未失活,若恢复最适温度,酶的活性也升至最高;高温、过酸、过碱都会导致酶分子结构被破坏而使酶失活。用于保存由图可知,不同pH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不会影响最适温度。但由图并不能得到该酶促反应的最适pH是7的结论。①图甲中OP段的限制因素是底物浓度,而P点之后的主要限制因素是酶浓度。②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不改变酶分子的活性。(2)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1、酶的活性2、酶催化能力高低的衡量标准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