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民工子女教育征询题的调查报告块。在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控下,近年来,我县相继编制完成北部中心区、老城区、工业园区、西部工业区等操纵性详细规划,目前,城区操纵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到达92.9%。同时先后编制完成了城市绿地、热力工程、防洪排涝、排水等专业规划。城区水系、燃气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当中。(二)城市建立突飞猛进。2006年以来,以谷山路的综合改造为起点,拉开了我县城市根底设备大建立、大完善、大开展的序幕。县委、县政府在县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不断保持城建投入,每年都拿出相当资金施行城建重点工程建立,一系列涉及民生的道路建立、园林绿化、沟渠治理、排水管网、美化亮化、小区开发等工程相继施行并竣工。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原那么,埋设了各种管线,城市根底设备实现了历史性、飞跃式开展,实现了集中供水、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城市相貌日新月异,高层小高层建筑不断涌现。改造开发了6条宋式古街,建立了3座宋式牌坊,1平方公里具有浓郁宋代风格的古城核心区初步构成。截至2010年底,我县城市道路总长度为131.2公里,总面积为37米,人均道路面积到达24.17平方米;设供水企业1个,日均供水才能2万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度101公里,供水普及率99.15%;共有排水管道144公里,效劳面积18.39平方公里,排水管道密度7.83公里/平方公里;路灯共计6156盏,品种分为高压纳灯和节能灯两种,亮度到达200流明,年度耗电量120万度,电费总计80万元;现有3个公园、8个广场,总占地面积26.7万平方米;道路绿化覆盖率到达40%,城市绿化面积为77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6.22平方米,现有园林绿化水车3辆,机械化修剪率40%;现有2座热力发电厂,供热管道总长度45公里,集中供热面积为93万平方米,至今县内无生物发电厂;城区燃气由阳谷三山天然气公司供应,供气管网总长度为70公里,总用气户数为14040户,供气普及率为98.63%;城区建有1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才能为4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区设有2处垃圾处理厂,其中1处无害化垃圾处理厂正在建立中,目前日处理才能200吨,垃圾处理率为100%。城区共有垃圾清运车28台,机械化清扫95万平方米,公厕16座,环卫工人257名;城区共设置公交线路11条,公交汽车113辆,日运送才能1321人;城区建有10万平方米以上的小区5个,人均住房面积34.95平方米;建有体育馆1处,总建筑面积10600平方米,能包容观众8000人;建有影剧院1处,总建筑面积1156平方米,能包容观众数940人。目前我县城市会展中心还未建立,还没有购置除雪机械。(三)城市治理高效有序。县委、县政府在城市治理方面,重点施行了以“绿化、亮化、净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靓城”工程,狠抓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做好市政公用设备日常修复,初步构成了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的城市治理机制。亮化方面,城区80个主要临街单位的办公楼体全部安装了灯亮设备。大力开展了门牌广告亮化整治,统一设置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予以撤除;绿化方面,积极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根本构成了“一街一景、一路一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格局;净化方面,坚持“清扫工人年轻化、着装标准化、车辆统一化、值班轮番化”,主城区街道晚10点前根本实现了无乱倒垃圾现象,生活垃圾根本实现了日产日清。目前,住建局下属市政工程治理处、市容环境卫生治理处、园林治理处和城市公用事业治理处,详细负责城区各项治理工作。城区市政设备、园林绿化、卫生保洁均实行了“建管别离,管养别离”。(四)村镇建立稳步推进。近年来,各乡镇党委、政府都加大对乡镇驻地建立的投入,镇容镇貌有了较大改观,加强了聚拢和辐射功能。各乡镇都加大规划编制力度,目前15个乡镇全部重新修编完成驻地总体规划,全县876个行政村拟合并为112个农村社区。启动了农村新居建立与危房改造工作,目前已启动整村迁建50多个村,建立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