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青年干部“学习与成才”座谈会上的讲话各位学员:非常高兴来到党校与中青班、妇干班的学员们座谈。观看了你们在党校学习生活的简单的汇报片,听了几个学员的发言,还有雷华、艳萍同志的现身说法,我感觉都很好,用12个字表达就是:哲理深刻、文字优美、语言感人,对我来说收获很大、启发很大。刚才,大家对我提了些问题,我也给大家提了问,在提问和回答的时候,我已经把我的感受跟大家作了表达,也对同志们的发言作了点评。下面,我把我刚才要表达的意思,再总结一下,就是三句话。一、要感悟大道道的本意是道路的意思,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所遵循的秩序、方法和规律。什么是道。老子在《道德经》里体现的道,是宏观博大的道,是天地人融会贯通的道,是能心领却难以名状的道。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在,道无形无象。它是一切的开始与万事万物的生化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有天道,就是从自然角度考虑,美好的自然不被污染,天然的本质不被破坏;有地道,就是从社会角度考虑,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人道,就是从人性来看,人的善根不被毁损,包括对道德、伦理、法律的遵守、坚持等等。道德和法律也是两种道,这两种道把我们芸芸众生全部束缚起来,一个管未来,一个管现实,一个管思想,一个管行动。对这些道,我们要慢慢体会,悉心领悟,结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思想和日常生活来考量。感悟大道要通过学习实践,了解事物内在的联系,把握事物运动变化的发展规律,认识人的本性本源,明确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不断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天下为公是大道。《礼运》里面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种天下为公之大道在我们的古代先人的理念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已经构成了中国独特的大道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今天在座的要有这种追求、这种境界。两第1页共7页千年来,社会替代、朝代的更替,数百代人的奋斗,都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孙中山说:人人为公,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天下大乱。大道至公,大道无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雷洁琼到海南某地题词,也是天下为公。我觉得在我们的职业生涯中,职业修为当中,如果自身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话,应该以天下为公为追求,而不能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人只有去私心立公心,才能发掘潜能,体悟到宇宙的大道真理;也只有体悟到宇宙和人生的大道真理后,才能更坚定地更有效地去私立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大道的境界。民族大义是大道。民族大义,是我们必经尊重的最基本的社会伦理。古往今来,有诸多的仁人志士为民族牺牲,为民族奋斗,为民族的崛起而不懈努力。但是今天我们民族主义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狭隘的民族观念,只要不打仗就没有民族观念,谈到钓鱼岛的时候,可能大家会有一种激情,会有一种爱国热情。但真正的民族大义是什么,我们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过去我们的民族观念比较窄,文天祥也罢、岳飞也罢、苏武也罢,那都是当时的一种狭隘的民族观,在他们眼中那就是大汉民族,除了大汉民族,一切民族都是寇、是胡、是鞑虏、是蛮子、是夷。但是人类发展到今天,民族大义,是广义的。我认为,民族大义,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要发展,就是要进步,要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今天,我们中青班、妇干班学员都是国家公务员,担当民族道义,要更多的想到人民疾苦,要为老百姓做实事谋幸福。我特别推崇元朝张养浩的《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首词最能体现中国的近代史。我们的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回顾历史,中国老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也就是近三十多年的时间。现在的老百姓才真正享受到人类文明最高的层次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是我们回过头来,又要看到我们的飞速发展中是否又彰显了民族大义。比如拆迁,拆,百姓苦,不拆,干部苦。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定政治智慧和良知道义,去担当民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