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刘开渠纪念馆观后感VIP免费

刘开渠纪念馆观后感_第1页
刘开渠纪念馆观后感_第2页
刘开渠纪念馆观后感_第3页
刘开渠纪念馆观后感今天,天气不错,阳光明媚。我早早的来到校门口,同学们已经在这里集合。集合完毕,向着我们的目的地相山公园刘开渠纪念馆出发。刘开渠,1904年生,1993年去事,是我国当代杰出的人民艺术家,雕塑艺术家,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中国当代美术馆事业的开创者,一代雕塑宗师优秀的共产党员”。刘开渠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第1、2、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5届全国政协委员、第7届全国政协常委。先后编撰出版有《中国古代雕塑集》、《刘开渠雕塑选集》、《刘开渠美术论文集》、《刘开渠雕塑集》。到达目的地,“刘开渠记念馆”六个绿色的大字展现在我们的眼帘,旁边还有四个小字,是“赵朴初题”。进入纪念馆,来到了第一展厅,我看见了许多画和一些看不懂的字,我还看见了四个用木头做的金色大字,是“一代宗师’’,也是赵朴初先生题词的,下面是刘开渠大师的雕像。走出第一展厅,我们来到了第一图片展厅,“人民艺术大师刘开渠”,九个金色的大字,这里陈列许多刘开渠生平时写的信件还有画。从第一图片展厅出来,我们来到了雕塑展示厅,展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刘开渠先生的学生做的雕塑像,下层是刘开渠大师自己做的雕塑像。欣赏大师的作品,心情激动不已,大师的作品就是不一样。刘开渠的雕塑在西洋写实雕塑的基础上,继承中国传统雕塑简练、单纯及线画的表现方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写实,手法细腻、严谨,结构、解剖准确。主要作品有:《王铭章骑马铜像》(1943)、《川军抗日英雄纪念像》、《孙中山先生坐像》(1944)、《李家钰骑马铜像》(1945)和表现工人、农民生活的《工农之家》巨型浮雕等作品。1953~1958年亲自创作完成主体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以及《支援前线》和《欢迎解放军》。50~60年代,他先后完成了《毛泽东主席像》、《工农第1页共11页红军像》,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斯大林选集》等书封面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浮雕像等。1976年以后,他又创作了《周恩来总理像》、《萧友梅纪念像》、《蔡元培纪念像》和《妇女胸像》等。刘开渠的雕塑有着它存在与发展的理由和价值。他的艺术品包括中国雕塑之所以能一枝独秀地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它有着与众不同的许多特点。这些特点是世界所承认和尊重的。当许多中国人奔赴西方学习雕塑时,西方雕塑家也来中国借鉴中国古代雕塑。但大雕塑家刘开渠确自己开始个人风格的雕塑创作,为中国雕塑史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参观完纪念馆,欣赏完大师的作品,了解大师的生平,我万分惭愧,我们应当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的对艺术执着追求,学习他们不怕苦,甘愿为艺术为祖国奉献一生的精神,把这种精神继续传扬下去,并发扬光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忆苦思甜,好好学习,努力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做好新时代的接班人。第二篇:刘胡兰纪念馆观后感刘胡兰纪念馆观后感2012年11月30日,我们服务区公司10名团员在公司团委的组织下参加刘胡兰纪念馆。步入馆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广场中央洁白高大的毛泽东题词纪念碑,碑的下面正面刻着毛泽东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从讲解员的讲解中,我了解到刘胡兰是山西XX县区人,出生于1932年,从小就积极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她先后加入了抗日救国儿童团和中国共产党,1947年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被捕,但她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最终死在敌人的铡刀下。看到刘胡兰的照片,我想了很多很多……我不禁想起了过去,想起了抗日和解放时期的壮烈场面,想起了中国人民的坚贞不屈,更想起了当年革命烈士英勇献身的场面,董存瑞手举炸药包时那坚定的神态,刘胡兰在敌人铡刀面前的视死如归,都在我的脑海中浮现。是啊,没有这些革命烈士的抛头颅,洒热血,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呢。我又想起了现在,在党的领导下,祖国是日新月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祖国一定会第2页共11页成为一颗屹立在东方的明珠。从这里,我了解了刘胡兰更多的事迹。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刘胡兰塑像,她的气宇轩昂,正义凛然,使人肃然起敬,她那坚定的眼神和从身上体会出的必胜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