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第一篇。《百年追梦,全面小康》的读后感说起奔小康,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小康。小康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指过着一种经济比较富裕,吃穿不用发愁的好日子。一讲到奔小康,我的思绪便飞回到了我的老家——XX市一个边远落后的小山村。我已经有四年多没有回过了。记得四年前,一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一到下雨天,就变得泥泞不堪,走不上几步,鞋底就粘满了泥土,车子一开过,更是溅得行人一身泥水。道路两旁光秃秃的,只有几棵垂头丧气的枯草把头伸出头,胆怯地看着这个陌生的世界。村里没有楼房,都是低矮的小平房,房前屋后的垃圾到处可见;腐烂的废弃物散发出阵阵臭气,厕所很多都是露天的,就连厕所门都是用竹片编成的简易门。每家每户都建有一个大水柜,下雨天,就把雨水从屋檐引到水柜中,用作平时生活的饮用水。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奶奶家隔壁的一个(堂)伯父,四十多岁了还没娶上媳妇,唉。家徒四壁,穷的快揭不开锅了,谁会嫁给这样一个家庭呢。“小薇,趁着这次三月三小长假,今天陪爸爸妈妈回趟老家吧。”,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及不情愿的“哦”了一声,便收拾东西,随爸爸妈妈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刚到村口,我眼前一亮,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条宽阔而又平整的水泥路,到了村里,绝大部分人家都已经盖起了漂亮宽敞的楼房,卫生间也都装上了抽水马桶,在水泥路的旁边,我看到了两个好大的垃圾桶,上面写着“城乡清洁,从我做起”八个大字特别的醒目,村民的生活垃圾也有秩序地放到一个地方。到了奶奶家,水龙头一开,就有洁净的自来水,啊,现在的人们再也不用靠天喝雨水了。吃过晚饭,奶奶说要带我去村里面逛逛,路过(堂)伯父家门口,一栋漂亮的三层楼映入我的眼帘,宽大的院子里还停着一辆小轿车,大伯怀里抱着他刚满周岁的大胖儿子,满脸笑容地跟我说:“都是国家政策好了,在这修路、建房、扶持村民搞好养殖业,没有资金,政府还给补贴,联合农村信用社给贫困村民无息贷款,我这几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靠着养殖,不第1页共5页仅脱贫致富,还娶上媳妇,家里电视机、电冰箱等高档家电一应俱全。工作之余,渴了,可以打开冰箱从里面拿出饮料喝;累了,靠在沙发上收看电视。餐桌上鸡鸭鱼肉更是家常便饭”,扶贫攻坚,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带领大家一起奔小康。”看着大伯一脸的幸福与自豪,抬头望望远处一栋栋漂亮的楼房,我也开心地笑了。此番此景,使我深深感到,家乡的巨变真是“改革春风吹大地,农村旧貌换新颜。”回想过去,发现家乡的确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今天,我们还在学校里学习的小学生,再过十几年就要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同学们,全面的小康社会的蓝图已经绘出,进军的号角也已经吹响,一路上有你、有我,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和才能为我们添上有力的翅膀,去实现我们的小康梦,去拥抱幸福美好的未来。第二篇:《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读后感《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这本书深刻的让我感受到了少年儿童和青少年要肩负历史责任,发扬创新精神,时刻准备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的决心。他们和那些伟大人物一样为祖国做出了贡献。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重点。第一个,百年追梦——百年追梦是人们找到的一条正确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本书上讲了,人们沿着这条道路一路奋斗而来,已经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了。人们以后也会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就会方向明、目标请、信心足、步伐大,更加迅速的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第二个,全面小康——百年追梦还有最后五年的时间,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五年期间,人们要坚持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文明发展以及开放性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全力决战,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中国梦继续前进。第三个,创新奋斗——中国梦的实现,靠人们一代一代的接续奋斗。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是未来事业的接班人,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将来国家的栋梁。要担起自己身上的重任,培养自己的第2页共5页创新精神和能力,将来才有希望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