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暑假支教社会实践报告5000字一、概述随着国家对义务教育的大力扶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教育条件已有了特别大的改善。但是在一些受地理和经济条件限制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情况仍然令人担忧。在这些地区由于师资队伍的缺乏,老师的教学手法较为传统,家长的思想认识水平不高等要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的积极性遭到严峻压抑的后果,学生整体呈现出内向、自卑、封闭、不擅长与人沟通等特点。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特自发组织了“爱在川西”义务支教队,可能在凉山州德昌县大湾中心校进展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但由于多方面要素的阻碍,最终只开展了8天。“爱在川西”义务支教队,系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学生内部自发组织构成的支教团队,我们以“情系川西,带爱旅行”为主题,本着“寓教于乐”的原那么,在学校和学员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于七月的彝族乡里进展一次爱心之旅。此次支教活动集调研、家访和教学三者为一体,在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专长的同时,协助当地彝族小学生树立成才认识。在短短的8天内,在当地的教育局、乡政府和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下,我们团队克服当地条件缺乏,充分发挥团队特色,在强化期末复习的同时,进展了成语沙龙、兴趣地理、平安教育、心理辅导、素养拓展等课程教学,加强了山区小孩们思想、道德、观念的正确树立和培养,使他们学到了一些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在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们团队还利用课余时间带着小孩们进展唱歌、跳舞、打篮球、跳健美操等综合娱乐活动,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社会实践报告范文在此次活动中,我们团队利用休息时间对离学校较近的同学进展了家访,在攀山登岩中感遭到了当地自然条件的恶劣和小孩们上学路途的困难,并对被访家庭的经济情况和成员关系情况有了大致的理解。此外,我们还参观了当地有名的黑龙潭,同当地乡长、村长书记、校长、名流、群众一起讨论当地的现状,畅想德昌的今后。通过此次活动,一方面传达我们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爱心,并给他们带去外界先进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关于一些课程的初步认知,协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丰富贫困山区的文化建立。另一方面,也让我们能够感受当地的风土民情,理解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境况以及当地自然经济地理、教育开展现状等,锻炼我们的毅力,加深本身对山区自然经济地理及教育等各方面的认识,提升本身的素养,以便协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再那么,此次支教活动也得到了当地彝族朋友的高度认可和赞扬,通过和彝族朋友各种方式的交流在某种加深了彝汉两族人民的感情,从一声声优美的民族歌曲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民族友谊。二、支教简介(一)、活动概况简介本次支教活动萌发于今年4月底,接着我们组队,联络当地学校,并按照当地实际情况写筹划,拉赞助,做宣传,为小孩们买小礼物等做好了充分预备后于6月29日奔赴梁山州德昌县大湾中心下校,由于学生平安、学校停水、交通不便,食堂伙食购置困难等多要素的阻碍,以致此次活动进展时间较短,只有短短的8天(从6月30日到7月7日)。团队成员来自不同的地点,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遇到了特别多棘手的征询题,但大家都齐心协力,遇事群策群力,集体商量讨论处理的方法,征询题最终得到理处理,特别是到了支教学校以后,特别多实际情况有变动,需要我们灵敏处理,如学校停水,小孩们不能来上课;如何样处理复习和其他课程的设置安排之间的时间冲突征询题等一系列征询题,但在我们的共同协作之下也得到了特别好的处理。因此,这也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配合。(二)、活动开展地区经济地理概况简介此次活动开展地点大湾乡中心校隶属凉山州德昌县大湾乡,位于海拔2200米的高山之上,紧邻大湾乡乡政府,气候较为宜人,风景秀美,平时多云雾缭绕,恍如仙境,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经济开展落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各家分散居住。(1)、气候情况——该地区隶属亚热带高原季风为基带的立体气候,年均气温18摄氏度,年均降水1049毫米,有明显的雨季,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平和少雨,水资源极为丰富,无霜期300天以上,常年日照数为2147小时,森林覆盖率高达40%多,森林资源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