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篇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训练题高二政治人教版教材第9周第2课时制造人:李文制造日期:2015、10、31班级姓名学号使用日期得分第六课第一框题《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训练案训练目的:1、明白陈旧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开展过程。2、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文字和史学典籍)的作用、意义。3、理解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训练要求:独立完成,对照精确答案互改,讨论纠错,老师处理疑难,最后组长收起上交。必做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1.★孔子一生集古今之大成,他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深入妨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社会历史进程,同时成为世界上妨碍最大、妨碍最深的古代文化之一。儒家学说被确立为至尊地位的时期是()A.秦代B.汉代C.隋唐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2.★隋唐时期各族人民在前代文化根底上,共同制造出辉煌灿烂的科技成果,不仅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顶峰,也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顶峰,为人类文明的开展做出了出色的奉献。在中华文化史上,隋唐时期()A.逐步构成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B.具有划时代意义C.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D.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3.★中国古代建筑活动至少有七八千年以上有实物可考的历史。数千年来,虽经历屡次社会进化、朝代更替、政权分合、民族融汇以及不同程度的外域文化妨碍,但不同时代的建筑却都能在传统根底上各出新意,博采众长,持续开展,逐步构成鲜明而稳定的共同特征。上述材料表达了()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②文化在继承的根底上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继承③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④中国古代建筑构造体系独特、艺术外型优美、艺术装饰丰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3年10月,“2013·中国洛阳河洛文化旅游节”举办。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这说明()①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特征②文化具有继承性和传播性③中华文化优越于其他民族文化④中华文化的科学性越来越得到实践的证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汉字至今有6000多年历史,是世界所有文明中从未中断、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以下关于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有()①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宏大作用②仅有汉族使用汉字③汉字的正式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场的④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⑤汉字是文化的根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开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A.①⑤B.②④C.①③D.③⑤6.★右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B.孝是我国公民的根本道德标准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7.★★中国据现存史料记载,中国至少在元代就已经发觉并利用了黄岩岛,在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以下关于史书典籍的说法正确的选项()A.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唯一见证B.我国历史上编撰的史书,其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C.史书典籍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D.保存史书典籍的唯一目的在于论证我国疆域的宽阔2013年4月19日,“中华文化复兴出版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拟在5年之内,整理出版国学和海外汉学两大系列的经论典籍、研究著作和普及读物1000种,囊括中国历朝历代、世界各个国家的汉学图书中的经典与准经典作品。据此答复8~9题。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高二政治组倾情奉献8.★★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①文化典籍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开展的精神纽带②优秀的文化典籍能够直截了当转化为物质力量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④阅读文化典籍能够协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之因此要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是由于史书典籍()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表达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③是文化的根本载体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