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未成年思想道德建立工作创新案例:从小事做起培养学生良好行为适应一、活动背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适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常规工作。但就工作的实际情况而言,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更重要的有些老师和家长是对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的认识还相对滞后。社会大环境中的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妨碍日益加深。尤其是由于我校的留守青年越来越多,留守青年家庭教育缺乏、亲情缺乏,导致了他们性格孤僻、纪律观念淡薄、痴迷网络等不良行为,甚至出现逃课、打架斗殴不良现象。这就必定要求学校加强开展此项工作,同时不能仅仅把它看作是一项常规工作,还要把它看作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看作是构建和谐校园最根底的工作。基于以上认识,学校决定把此项工作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工作,在全校开展。二、主要做法“好适应铸就好人生”,可见,培养良好的适应不只是为了学生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学生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因而,注重和抓好未成年人良好行为标准教育,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以"保护卫生,争当文明学生"为打破口,开展系列活动,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一)宣传引导,树立良好行为适应1.规章制约。利用周一升旗讲评、班会课、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展《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中学生守则》、《公民道德施行纲要》的宣传教育,不仅要求学生人人知其内容,还要自觉恪守,在内化上下功夫,做到"三个一样":课内与课外一个样,校内与校外一个样,校内与家里一个样。到达"四好"标准:在团队做个好团员,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小孩,在社会做个好公民。2.环境陶冶。我们学校充分让"墙壁说话"。如悬挂名人名言、名人画像;刷写《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温馨提示标语、定期出版黑板报、特制百米科技长廊,古诗词欣赏等文化宣传栏等,校园广播的站栏目,天天选读学生的优秀作品,播放校园歌曲,及时报道好人好事,营建浓重的良好适应气氛,让学生明白得做个文明学生应从哪里努力,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遭到妨碍和教育。3.示范导行。我校将校学生干部组建文明监视员班子,由值日老师带队,不定时地检查学生在学校"保护一草一物"、"讲究卫生"、"恪守纪律"等情况,并把表现突出的学生、班级在每周一的升旗讲评中公布,以此引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良好行为给别人、给集体带来的良好妨碍和积极意义,并自觉养成良好的自我治理、自我约束才能。(二)开展活动,培养良好行为适应只凭说教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把行为适应融入到活动中,更便于学生良好适应的养成。我校自开学伊始,以培养学生良好适应为主要内容的“日常行为适应养成教育月”主题活动,成立学生养成教育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工会主席、政教主任、团总支书记担任副组长,班主任担任小组长,加大落实力度,注重过程治理,在严、精、细、实上狠下功夫。为使活动可以获得实效,我们首先制定了《安义二中适应养成月活动施行方案》,讨论制定了《安义二中学生十大行为适应》。召开了老师会,成立了“学生适应养成督察大队”,对各项学习适应和行为适应进展督察,每天逐项检查记录,量化打分,每周一公布;于每月底,召开“适应养成月活动总结大会”;召开全校运动会,举行篮球竞赛、体操竞赛、拔河竞赛,元旦文艺汇演、绘画展评等,从布置、组织、施行的全过程都有学生参与,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情趣。每月一期的板报评比,每天一查的卫生情况、自行车排放都有学生完全独立完成。开学典礼,期中期末考试总结会,都要表彰学习标兵、进步之星、拾金不昧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班级,发放卫生流淌红旗,这使每位学生都严格要求本人。另外,学校结合严重节日举行主题性德育活动。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适应的养成,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陶冶感染,让学生在实践中构成良好行为适应。(三)家校合作,促进良好行为适应学校的一些教育活动是与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分不开的。我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学校,用于沟通学校和家庭教育。我们通过家长会、家庭访咨询、家长教育委员会等渠道,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