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桥镇外沙学校教育阳光服务站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化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教育服务体制,优化教育公共服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据汝城县教育局《关于各学校及公、民办幼儿园教育阳光服务站的通知》现就加强我校教育阳光服务站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和谐,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缩短办事时限和提高办事效率为根本,根据“公开透明、准确及时、便民利民、因地制宜、廉洁高效”的原则,大力推动教育阳光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基本原则 1.公开透明。把公开透明作为教育阳光服务的基础,通过信息公开和办事公开等,切实保障群众对教育事业的知情权、参加权和监督权。 2.准确及时。学校在规定的时限内公布教育信息,杜绝公布虚假和错误信息;在规定时限内办理、回复群众的咨询、投诉等事项。 3.便民利民。学校要实行各种措施,使群众以最便利的方式猎取教育信息,为群众解疑释惑,使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回应,要简化办事程序,减轻群众负担,节约时间和成本。 4.因地制宜。学校要因地制宜,制造性地开展工作,制造性地建立切合本校实际的教育阳光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廉洁高效。教育阳光服务站、点要根据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实现阳光运转。 三、工作内容 (一)搭建服务平台 教育阳光服务站由窗口服务平台和网络服务平台构成,以建设集办事指南、政策咨询、信息公开、投诉受理、舆情回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上下联动、横向协调,便民利民、高效优质”的综合型服务载体。 1.建设窗口服务平台。 2.建设网络服务平台。以汝城县教育信息网为依托,仔细办好本校的门户网站。统筹好校长信箱、举报热线等信息资源,加强学校基层服务网络平台应用,使教育阳光服务网络覆盖全校。窗口服务平台是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的实体平台,主要功能是现场受理;网络服务平台是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的虚拟平台,主要功能是远程受理,二者都是教育阳光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互 为补充。要运用微博、短信、微信等便民的方式,推动教育服务从集中办理的有形平台向网络终端便捷服务转变,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充分发挥网上服务平台与窗口服务平台的联动作用,实现网上受理与窗口受理有机结合、网上办理与窗口办理合理分工、网上咨询投诉与窗口咨询投诉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服务项目结合实际对所有服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