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复习《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教案◆教学目标和要求: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重点:1、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2、认识财政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财政收支平衡。◆难点:3、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讲解法结网法◆教学过程:◇启发引导,析考纲考场回眸,析考纲近几年高考涉及本单元的主要知识有:1)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关系的理解(2)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的用途、财政(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本单元涉及的内容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体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本单元的一些考点仍可能成为命题点。其中把握积累与消费的关系、消费与生产发展的关系、依法纳税。题型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平时教学应着手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从低、中档题为主进行针对性训练。教材回归,建网络◇尝试指导,破考点考点1:国民收入的分配1.我国国民收入的价值表现形式(B)A.当年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并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生产资料的价值B.当年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减去同期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C.当年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价值的总和考点1:国民收入的分配1、社会总产品和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关系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国民收入用途形成积累消费国家收入企业收入个人收入国家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有效调节资源配置作用:发展经济基本形式:税、利、债、费预算分配政策决算制约因素对立统一分配算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国家政权D.一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货币表现2.国民收入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A.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B.在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的全部产品C.社会总产品扣除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后剩余的部分D.社会总产值减去同期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3.“做蛋糕”与“分蛋糕”是经济社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之一。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蛋糕”分得不合理,会影响人们把“蛋糕”做大的积极性。上述材料要求我们必须CA.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B.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关系C.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D.正确处理发展生产与保障基本生活的关系4..白皮书公布,2004年中国年度国防费预算为2117.01亿元人民币。中国国防费的增长率低于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率。国防费的支出属于(A)A公共消费部分B.公共积累部分C非生产建设积累D.社会物资储备5.北京市用于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的支出,属于(B)A生产性基本建设B非生产性基本建设C国家行政管理支出D公共消费支出6.国务院决定,从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20亿元,用于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从国民收入分配角度看,中央财政的这部分支出应属于(C)A.公共消费B.社会保障C.社会物资储备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7.GDP和GNP都是综合反映一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二者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上D2、国民收入(1)含义: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品的价值(C+V+M)—同期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C)=V+M,即新创造的价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V+M)+固定资产折旧+服务部门收入(2)国民收入的实际内容:国民收入创造的意义:国民收入是劳动者新创造的社会财富,它标志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国民收入的增加,表明一个国家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的增强。(3)如何实现国民收入的迅速增加?A、增加投入生产中的劳动量。(在生产的粗放阶段,这是增加国民收入的主要途径)B、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本途径)。C、节约物质消耗。(4)国民收入的构成: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非生产性基本建设、社会物资储备)、消费(个人消费、公共消费)(积累的作用: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部分是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用于非生产性的基本建设的部分,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所必需的;用于社会物资储备的部分是防止社会生产过程中断的重要保证。这部分知识与当前我国迫切发展经济,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