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记住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记住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加强教育与法制管理。2能力目标、能根据具体实际制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初步方案;能运用生物学原理向群众进行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3情感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与措施。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教学用具:搜集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种类。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上课时间:第__周第__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哪几个方面?2、列举我国珍稀的动植物各类?(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目前很多生物都已濒临灭绝,其原因是什么呢?(三)授新课:(合作探究)1、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1)分析课本中的图表,认同目前生物灭绝的速度正在加快。(2)观察课本中的图片,了解我国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现象不容乐观。(3)通过资料分析,总结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哪些?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学生自己阅读课本找到答案。(2)了解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及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适当补充。3、技能训练:推测。(小组合作进行分析)(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提升)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师生共同总结。(四)课堂反馈(能力拓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