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运用图表,分析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1.能够描述不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水热交换过程。(区域认知)2.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综合思维)3.能够根据图文材料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综合思维)4.通过对海—气相互作用的分析,能够认识到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人地协调观)一、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1.海—气相互作用的含义:指海洋与大气间物质、能量持续交换的互相影响过程。2.海洋与大气间的水分交换(1)过程: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2)海洋对大气水分的影响:海洋的热状况和蒸发情况,直接制约着大气水汽的含量与分布。3.海洋与大气间的热量交换(1)海洋对大气的热量输送:海洋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2)大气对海洋的热量输送: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特别提醒]除水热交换外,海—气间还存在气体和固体物质的交换。二、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1.大气环流的产生: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会产生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环流;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则形成季风环流。2.大洋环流的产生: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3.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的作用: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平衡。(1)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2)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三、厄尔尼诺、拉尼娜及其影响1.厄尔尼诺现象(1)含义:在秘鲁寒流流经海岸附近,圣诞节前后有时海水明显变暖,同时突降大雨,当地海鸟结队迁徙。(2)影响:1①东太平洋:冷水性鱼类死亡、鸟类死亡或迁移;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引起洪涝灾害。②西太平洋:降水减少,造成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严重干旱。③可以减少二氧化碳释放、延缓全球变暖。2.拉尼娜现象(1)含义: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2)影响: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故有“反厄尔尼诺现象”之称,但它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及威力比厄尔尼诺小。[图表点拨]教材第101页图4-22、图4-23,两图用分层设色的方式展示了两个不同年份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距平的分布情况。结合图例可看出,在厄尔尼诺年该海区的海水温度明显偏高。(1)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2)大洋环流可增大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3)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有害无利。()(4)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5)海洋是大气中水汽的主要来源,大西洋为大气提供水汽最少的海域是()A.低纬海域B.中低纬海域C.高纬海域D.中高纬海域[提示](1)√海洋是大气的主要水源,也是地球上太阳辐射能的重要存储器,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2)×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从而减小其温差。(3)×有关研究表明,厄尔尼诺现象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延缓全球变暖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4)√在近岸海区,由于海水温度受陆地的影响比较明显,故水温的年变化幅度大于同纬度的大洋中部(5)C[高纬海域热量最少,海洋蒸发水汽最少。]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材料一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全年平均温度约28℃,万种风情,景物甚为绮丽。享有“神明之岛”“恶魔之岛”“罗曼斯岛”“绮丽之岛”“天堂之岛”“魔幻之岛”“花之岛”等美誉。成为全球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春节都有大批的中国游客到此过节,享受巴厘岛的碧水海滩。材料二下图为海洋平均每日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分布(单位:×0.484W/m2)2问题1(区域认知)为什么热带是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地区?提示:首先,热带范围约跨47个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其次,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