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复习目标:识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的意义;怎样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运用:结合实际说明怎样做到从实际出发复习重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怎样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复习热点: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弄虚作假复习提纲:一.主观必须符合客观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它要求我们根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行动。2.哲学依据3.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必要性,,(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思考1: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地(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单位)的实际。不同的国家、单位、事物是有差别的,人们的主观认识要着眼于这些“不同”之处,从具有“不同”之处的实际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统一。2.“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符合当时的实际(或者叫变化了的实际)。同一个国家、单位、事物在不同发展的阶段有不同的情况,只有从随时变化着的情况出发,主观才能准确地符合客观,这就是主观与客观历史的统一。3.总之,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的事物,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4.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统一”和“历史的统一”是不可分割的。5.无产阶级政党要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4.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反对主观主义是;二是。教条主义的出发点是。主观主义者的,因而是做不好实际工作的。主观主义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出发点是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二是经验主义,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两者的共同毛病主观认识脱离当时的客观实际。5.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还要注意:(1)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如果只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作判断、去行动,就不是真正从实际出发。(2)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的,如果只抓住一个方面,即使这一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不是真正从实际出发。(3)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要从实际出发,就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思考2:“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关系用心爱心专心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1.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正确的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意义十分重大。(1)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2)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4.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就要学习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要了解我们的现实,要把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上。5.学习历史,了解国情,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对青年学生来讲,有着多方面的意义。(1)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2)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只有了解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