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了解国情立足国情●从容说课本节是我们所学理论的落脚点,从现实的角度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解决学生的学以致用问题。正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才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从国情出发”是现实的热点问题,也是高考的重点问题,因此要解决好这一问题。●教学目标知识方面理解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理解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同党的基本路线之间的关系。能力方面能够运用主观必须符合客观的观点,分析党的基本路线与我国国情的关系。觉悟方面进行邓小平理论科学性的教育;进行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主要是提高理解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提高学生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来想问题、办事情的自觉性。●教学重点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重大意义。●教学难点国情与基本路线的关系以及青年学生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由具体到抽象的推进方法,从具体的社会现象入手分析,提炼上升为抽象的哲学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为什么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生](叙述上节课讲的三点理由)[师]从刚才同学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最重要的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想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必须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我国的国情是什么?为什么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怎么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讲授新课]二、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板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重视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做到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师]就上述问题,能否举例说明?用心爱心专心1[生甲]毛泽东同志写过大量的文章,如:《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等等,均是对中国国情的反映。[生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确立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正是基于中国的国情。[生丙]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等也是基于中国的国情,对官僚资本则予以没收,对民族资本进行限制、利用、改造,并不是一棍子打死也是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师]大家谈得很好。同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必须从国情出发,去寻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过艰苦的努力,甚至付出一定的代价,我党终于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中国最大的实际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板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个什么阶段呢?(多媒体显示)我们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邓小平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要抓住“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两个重点词。师概括:我国具有社会主义特征的表现:在经济上,我国已经建立起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个人收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在政治上,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见,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为了更具体地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我们来看一下十五大报告中的一段论述:(多媒体显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