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生活与哲学》的教学与备考用哲学的思维看哲学一、如何看待《生活与哲学》这门课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比较三、解读新教材对老教材的删减与变动四、有效实施哲学课堂教学与备考(一)新高考以来哲学试题的走向与趋势走向1、重视对新教材新增知识点的考查(07年)17.该村党支部书记的做法体现了共产党员在实践中A.发挥先锋模范作用B.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C.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D.坚持了辩证的否定观(08年)23.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08年)34.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2008年3月国务院进行“大部制”机构改革,形成“宽职能、大部门”的政府组织结构和体制机制。这表明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机构臃肿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C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D机构精简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08年)40题的第二小问答案:(给4分)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09年)23.关于运动有几种看法:甲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乙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丙说:“飞鸟之景未尝动也”。这些观点按照顺序分别是A.辩证法、相对主义、形而上学B.二元论、形而上学、辩证法C.辩证法、相对主义、两点论D.辩证法、形而上学、相对主义(09年)39题答案第三个要点:(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用心爱心专心走向2、对主干知识的考查是常考常新。考查知识点:联系的观点(07年)22.一个男人在社会上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象从哲学上说反映了A.联系的主观性B.联系的客观性C.联系的多样性D.联系的普遍性(08年)25.在创建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体现的哲学原理是A部分依赖整体B部分影响整体C部分与整体相互转化D部分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09年)40题(1)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考查知识点:矛盾双方在对立实现统一(07年)2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言说明事物是A.相互依存B.相互转化C.相互渗透D.相反相成(08年)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这说明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D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09年)34.下列选项蕴涵以矛盾的同一性的是A.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D.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考查知识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08年)39.(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09年)25.“我看到苹果的颜色和形状,嗅到它的气味,摸到它的光滑,尝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对苹果的认识,所以苹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觉的相加。”这种观点属于认识论上的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用心爱心专心(09年)39.(11分)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走向3、多以古文、诗词、谚语、成语、哲学原著的某些词句为背景。07年广东高考23.“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事物的质变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量的积累25.“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